第191章 改名
粥鱼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1章 改名,逃荒路上,懂兽语的我,福旺全村,粥鱼甜,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娟看向钱小鱼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是她把自己从泥潭里拉了出来。
和离后的每个日夜,她都会庆幸那一次被土匪掳劫,彻底改变了她的悲惨命运。
李娟的女儿,第一个数出鸡蛋个数。
其他孩子跟着李娟学数数不久,还不太熟练,每逢数到九都会停顿想一想。
曹三婶夸道:“还是我们小丫头聪明,待会三婶给你蒸蛋羹吃。”
“娘偏心,只疼妹妹,不疼亲女儿。”曹二丫双手叉腰,生气得撅着嘴。
钱小鱼见两个女孩子都没有名字,整天丫头、丫头的叫。
村里的女孩子也是叫丫头,这要是在一起玩,喊一声丫头,全都得转头应声。
钱小鱼提议道:“不如给二丫和小丫两个取个正经名字吧?”
曹三婶和李娟同时看向钱小鱼,李娟还好,她爹从小就给她取了名字。
曹三婶则诧异道:“二丫就是她的名字呀!”
女娃子取不取名有什么要紧,不是她不疼女儿,而是这个时代普遍就是这样。
不光女娃子,男娃子的名字也不过就是随便取个,叫着顺嘴就成。
看他们村,叫狗蛋、愣子、还有叫粪箕的呢!
在他们大人心里,孩子只要能健康平安长大就行。
什么名字不名字的,有什么打紧,总之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
曹二丫第一个反对她娘的话,“姐姐叫小鱼,哥哥叫大壮、小江,妹妹叫小花,就连灿灿都有名字……”
她掰着手指数每一个人的名字,就她和小丫没有名字。
以前村里有个傻丫姐姐都有名字呢!
其实曹二丫不知道的是,傻丫的名字不过是个外号而已。
“那你们给她看看取个啥名字,我一个大字不识的可不懂。”
李娟摇头摆手,她虽然识几个字,可是取名字这事她不擅长。
钱小鱼:“李姐姐,就选两个寓意好的字就成。”
这次她没有拒绝,而是仔细思考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舒心的舒和瑾瑜的瑾,你们看如何?”
她还贴心地给大伙解释名字的寓意。
舒,她希望女娃子,也能过上舒心自在的日子。
瑾,美玉的意思,希望孩子能一直让人捧在手心保护。
曹三婶笑着道:“这俩名字寓意都好,不错,不错。”
两个名字都不错,随便用哪个都成。
李娟让大一些的曹二丫先选名字。
她选了代表美玉的瑾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她并不明白李娟说得意思。
她只是听寓意里有个美字,单纯想长的漂亮点。
李娟的女儿就叫,李舒,跟她一个姓。
“哇,太好了,我终于有名字了!”曹二丫,哦!不是,是曹瑾。
双手牵着跟她一样改了名字的李舒。
她兴奋地跟每个人都介绍一遍她和李舒的名字。
曹三婶见女儿高兴得样子,心里有个想法,将来大壮若是成婚后生了孩子,第一时间就给孩子取上名字。
见大伙都很满意她给孩子取得名字,李娟也很开心,这一刻,她体会到读书识字的意义。
以后,她要好好教这几个女孩子,不求如男儿般考科举,只求能明理不受欺。
若是将来孩子不愿成婚,她还能靠识字,养活自己呢。
曹二丫得了好听的名字,乐颠颠地跑去和她爹分享喜悦。
名字真这么重要吗?曹三婶很疑惑,她叫什么名字呢?
好像也是叫大丫来着,后来在婆家,婆婆没去世时,叫她王氏。
村里人则喊她,曹老三家的,小辈们喊她曹三嫂或是曹三婶。
如此想来,她好像只是这人世间的过客,哪天去了,连个泡也不翻一个。
摇摇头,换回思绪,都想哪去了。
起身拿起大铜勺,搅了搅滚开的锅,鹿肉的香味随风飘远。
馋得附近几家的娃儿流口水,蹲在不远处的大树旁,眼巴巴地看着冒烟的锅。
鬼使神差的,曹三婶喊了一句,“大丫,二丫。”
蹲在地上的女孩子,哗啦啦都站了起来,她默默的数了数。
哦!足有七八个,大小不一,不同姓氏的女娃子。
原来,这个名字,真的很普通,常见到,满地都是啊!
“来,过来,三婶给你们分块肉尝尝。”算是安慰孩子们,被她突然出声吓到的补偿。
几个女孩子听说要给她们肉吃,都不可置信的看着曹三婶。
没有一个女孩子往前走,因为在她们家里是没有女孩子的份。
以前在村里,吃饭的时候若是没有空地方,他们女娃子都不能上桌吃饭。
大人们常常都叫她们赔钱货,迟早都是别人家的,吃那么多做什么?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紧着哥哥或是弟弟们吃,吃不完了,留着下顿再吃。总之没有她们的份。
现在乍一听到曹三婶让他们过去吃肉,她们以为听错了,谁都不敢信,还有这样的好事。
曹三婶见孩子们都不愿过来,从锅里捞出一块肉,放在菜板上切了起来。
“二丫,哦!不是,曹瑾。”看着女儿怨念地看着她,赶紧改口。
习惯性喊着曹瑾从前的名字,纠正道:“曹瑾,你把肉端过去,分给她们吃。”
这些女孩子平日里也跟曹瑾玩,她也乐意分给小伙伴吃。
每分一块肉给小伙伴,就要大声地说一句:“我有名字了,额哦叫曹瑾,瑾是美玉的意思哟。”
小伙伴们都羡慕地看着她,他们也想要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而不是一个只要是女娃子,都可以喊的代号。
可惜,他们的家人,才不会管她们有没有名字。
胆敢去烦扰大人,只会惹来一顿打骂。
曹瑾给每个孩子都分了肉,拉着李舒的小手回到曹三婶身边。
被分到肉的孩子们,其中有几个女孩子是个聪明的,拿到肉就放到嘴里,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
还有的孩子捧着肉闻了闻肉香味,流着口水回去了。
倒不是她们不愿意吃肉,只是被家里奴役的太久,很听话,有好东西都紧着家里的弟弟们。
以后结婚了,也会成为前世所说的那种伏地魔。
如冯氏那样,她们不觉得苦,只觉得自个没本事,对弟弟不够好,才没让弟弟过上好日子。
这种人不经历一些痛苦难忘的事,永远不会醒来。
“来,你们几个也来吃肉,三婶现在就给你们蒸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