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美好画卷,医女的大唐恋歌,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曦初露之际,那第一缕阳光宛如一位温婉的使者,穿过斑驳的枝叶,轻柔且小心翼翼地洒落在崔府的庭院之中。光线所及之处,沉睡了一夜的万物仿佛被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唤醒。庭院里的花草树木,抖落了一夜的露珠,在微光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似在为新一天的到来而欢呼。鸟儿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它们清脆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宁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生机。
与此同时,崔婉和苏瑶便已相约相聚在那间弥漫着淡淡书香的暖阁之中。暖阁的门轻轻推开,一股熟悉的墨香扑面而来。几案上,依旧摊开着那本被她们反复翻阅的中医典籍,书页微微泛黄,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她们无数次探讨钻研的见证。每一页上,都有着她们用朱笔写下的批注,或是对某个疑难病症的思索,或是对一味草药特性的深入解读。她们时而低头轻声诵读,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又因某个新的见解而相视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暖阁之中,气氛静谧而专注。崔婉身着一袭素色锦袍,身姿轻盈如柳,此刻,她秀眉轻蹙,那如墨般的眼眸中满是困惑与探寻,恰似被迷雾笼罩的幽潭,急切渴望着一丝光亮。她纤细的手指,仿若春日里轻触花蕊的蝶,缓缓落在书页上,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要从那泛黄的纸张中,直接触摸到药材的奥秘。“苏瑶,你看这一味药材,书中记载其功效独特,可我始终觉得理解得不够透彻。” 崔婉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急切,在暖阁中轻轻回荡,仿若打破平静湖面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崔婉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绘有经络穴位的古图,手指轻轻点在一处穴位上,满脸疑惑地望向苏瑶:“苏瑶,你看这处穴位,我总是弄不明白它的具体作用与关联经络。”
苏瑶听闻,微微倾身向前,她的发丝随着动作轻轻滑落,几缕碎发俏皮地垂在脸颊旁。她目光如炬,顺着崔婉的指尖稳稳移动,眼神中满是专注与认真,仿佛世间万物都已被隔绝在外。端详了片刻后,她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恰似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崔婉心头的阴霾。暖阁中弥漫的墨香,也似乎因这抹笑意,变得更加醇厚。
“小姐,这处穴位大有乾坤。” 苏瑶伸出手指,沿着经络图上的线条缓缓滑动,娓娓道来,“它位于足阳明胃经之上,与脾胃的运化功能紧密相连。日常按摩此处,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若将其与其他相关穴位配合,还能对一些因脾胃虚弱引发的病症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苏瑶一边讲解,一边拿起桌上的人偶,在相应穴位处轻轻按压示范,动作轻柔且精准。
崔婉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恍然大悟的神情,不住地点头:“苏瑶,你这么一讲,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你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如此透彻,实在让我佩服。”
苏瑶谦逊地笑了笑:“小姐过奖了,中医知识博大精深,我也不过是略知一二。能帮到小姐,我便心满意足。”
两人又围绕经络穴位、养生方法等中医知识深入探讨了许久。期间,苏瑶想起教导李青山的种种经历,感慨道:“有时候教导他人中医知识,着实不易。就像我那徒弟李青山,虽满怀热忱,可在理解药理知识上,常遇阻碍。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他终能有所收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