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新的火魔
白喵赴捋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3章 新的火魔,开会桌下把荫蒂添的好多水,白喵赴捋谁,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的火魔
自星城天降火雨,剿灭所有沧水叛军以来,已经足足过了半个月的时间。</p>
这半个月的时间内,周边起义的叛军人人自危。</p>
叛军作乱之处,便有红巾队的身影。</p>
红巾队带领江湖侠士,四处打击各路叛军,并且还有当地官兵给予配合,对叛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p>
这还不完,红巾队高手齐出。</p>
尤其是墨天声。</p>
此人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从未有人见过墨天声的真面目。</p>
但叛军们最害怕这来自天边的传音。</p>
当他们听到这样的声音时,他们的生命也是被宣告终结的时候。</p>
墨天声的名声,自沧水叛军覆灭之后,在天下间传播的越来越广。</p>
在叛军之中,这三个字可谓是梦魇。</p>
而铸就墨天声可怕名声的,是无数叛军们的性命。</p>
随着墨天声的事迹传开,这些叛军们也明白,手头上没有高品级战力,根本就成不了大事。</p>
红巾队都不用跟他们正面交锋,只需要这么慢慢消耗他们的力量。也能将所有叛军都杀个干净。</p>
他们是起义的叛军。</p>
红巾队只是一个闲散的江湖势力。</p>
人家根本就没有地盘要守。</p>
可以随时随地,跟他们毫无负担地进行游击战。</p>
叛军支撑不住,精神崩溃,拿百姓们开刀发泄,也只会让他们受到红巾队更加可怕的报复。</p>
随着这场起义如此进行下去,叛军们也失去了一开始的自信。</p>
而永元帝也已经集结兵力,开始了镇压叛军的行程。</p>
而永元帝的动作,让一些知道内情的叛军更加慌乱不已。</p>
他们没有等来郑王的消息,却先一步等到了永元帝的镇压。</p>
这让他们隐隐感到不妙。</p>
有心人也已经发现了不对。</p>
自打叛乱兴起之后,郑王便再也没有了消息。</p>
他们中有不少是被郑王一手扶持,带着某种特殊的目的,才成为此次揭竿起义的一路叛军之一。</p>
可如今突然没有了主子的消息,他们自然放心不下来。</p>
“苍水叛军和云涧叛军已经陆续覆灭,想来阿玄要不了多久就能跟我们汇合。”</p>
行军大帐内,永元帝看着刚刚收到的情报,对眼前众人说道。</p>
大帐内,除了两位总管以外,还有安康公主。</p>
这一路人马是永元帝御驾亲征。</p>
除了从江南道临时召集的官兵以外,主要还是原本的南巡人员。</p>
他们这一路人马正在奔赴龙脊川,准备剿灭聚集在那里的叛军。</p>
而陈国公侯忠国则是率领另外一支人马,向着另外的方向镇压其他的叛军。</p>
三皇子和八皇子也在侯忠国的队伍中。</p>
大皇子和四皇子则是坐镇后方,调集粮草物资,以供给这两路人马的消耗。</p>
倒也不必担心他们做不来这事。</p>
因为有梁昭从旁辅助他们,因此问题不大。</p>
说是两位皇子负责后勤供给,但其实是他们两个跟在梁昭后边学习。</p>
梁昭的能力毋庸置疑。</p>
不管是此前当中书令的时候,还是后来在郑王身边潜伏时,他的能力都让天下文官很是信服。</p>
如今郑王的那些铁杆簇拥已经被杀的七七八八。</p>
其余的都是些立场不那么坚定之人。</p>
如今大兴时局动荡,临时找不来太多候补官员。</p>
因此只能勉为其难地继续用这些人。</p>
可即便杀了这么多官员,倒是一点都不影响日常运转。</p>
也不知是杀鸡儆猴之后,让剩下的这些官员效率大增,还是原本就不需要这么多人。</p>
安康公主听闻李玄不日就要回归,心中期待起来。</p>
这大半个月,她只收到了李玄覆灭了一路又一路叛军的消息。</p>
红巾队那边倒是有不少墨天声的事迹,但这些加起来也不足抚慰安康公主的挂念。</p>
安康公主这些日子倒是清闲了下来。</p>
离开府城之后,她原本的那些工作就交接给了梁昭。</p>
随军的时候,安康公主也不用上阵杀敌,只需要跟在永元帝身边就好。</p>
有的时候,永元帝处理公务时,会让安康公主在一旁观看,时不时还让她发表一下意见。</p>
这也让安康公主更加切实地体会到,平日里的永元帝事务有多么繁忙。</p>
永元帝之前对付郑王时,就不必多说了。</p>
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p>
如今郑王已经被他们击败,可丝毫不见永元帝有任何轻松。</p>
邪龙之危虽然已解,但大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可谓是百废待兴。</p>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还有叛军和大漠之间的冲突需要解决。</p>
永元帝又哪里会有空闲的余地呢?</p>
“我们距离龙脊川还有三天的路程,看看是我们先到,还是阿玄先到吧。”</p>
永元帝微微一笑,之后便遣散众人。</p>
他们这支队伍中,有不少高品级的高手,还有内务府的花衣太监可以调用。</p>
因此对付叛军基本没有什么困难。</p>
最大的困难可能是需要耗费一些时间。</p>
毕竟,叛军的人数众多,想要杀散他们也不容易。</p>
而且,若是不能将这些叛军处理干净,日后再卷土重来,又是一件麻烦事。</p>
直到现在为止,叛军基本上都是被杀散,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投降。</p>
这件事永元帝也不好说是好是坏。</p>
毕竟,这么多的叛军俘虏,他们一时间也不好接受。</p>
杀光俘虏,日后必然会遇上叛军拼死反抗。</p>
关押俘虏,只怕沿途根本没有能收纳这么多叛军的地方。</p>
郑王在各地却是囤积了不少物资,尤其是在江南道。</p>
可这也不够他们无休止的收容如此多的叛军俘虏。</p>
这件事情永元帝也很是头疼,但也没有好的办法去解决。</p>
他只能让后方的梁昭尽可能多的收集粮草,以做备用。</p>
现在还是夏天,永元帝打算怎么样都得在秋收之前镇压完所有叛军。</p>
如此一来,或许还能赶上收获今年的粮草。</p>
不然的话,这民间的粮食窟窿只怕是很难填上。</p>
之前南方大灾,就赈灾了不少粮食,国库早就空了。</p>
为今之计,只能是将郑王之前囤积的物资全部找回,否则即便镇压了叛军,大兴也要虚弱上很长一段时间。</p>
……</p>
三日后。</p>
风尘仆仆的李玄率先赶到了龙脊川。</p>
这几天下来,他的眼神中明显多了不少冰冷。</p>
李玄自己也数不清已经收割了多少叛军的性命。</p>
“这里就是龙脊川吗?”</p>
李玄看着眼前地势险要的关口,心中暗道。</p>
龙脊川叛军也打下了周边不小的地盘,但他们并没有转移大本营,而是一直坚守在此地。</p>
究其原因,是这里有一处易守难攻的关口。</p>
此地的叛军从周边的城池中搜集物资,然后全都搬来龙脊川,让他们处于不败之地。</p>
可这种地势也就是两军交锋时有用。</p>
遇到真正的高手,不过是如履平地罢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