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染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我?打唐军?,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墨色染秋,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是说复立李显为太子吗?都是李家人,闹什么闹,不就是皇位没给他坐,他受不了了,还什么大义……”
轰的一声。
伴随着水面一阵翻涌,前头的船冒起了熊熊火光。
“敌——袭——!”
慌乱的吼叫与击鼓声中,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朝岸边看去,拿出背上的弓弩,调整船上的床弩。
可敌,在哪呢?!
方才聊的正欢的几人,不约而同的闻声向上看去。
瞳孔收缩间,他们骤然觉着自己的视野都变窄了,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细点具象化,是箭矢。
中央一颗硕大的巨石其周边泛着蓝光的阴影愈来愈大。
耳旁的骚乱声,变成了低低的轰鸣,就好像是有泰坦巨兽踏在大地上一般,一颤、一颤、一颤。
时间在这一刻慢了下来,与此同时又仿佛所有的事物都在与自己渐行渐远。
方才满心戏谑嘲笑的对话,已经在他们的脑中反复循环了不下十次……
再来不及想些什么,他们的意识便彻底在心脏的狂跳中陷入了一片黑暗。
砰。
撞在地上并没有什么痛感,只觉得脑中滋啦滋啦作响,下一刻心跳骤停,一切的一切——归于静默。
在一旁将一切尽收眼底的大将军,吓出了一身冷汗。
三十息的时间。
从第一艘船吃到了第一发不知为何会燃起烈焰的巨石发出如爆竹一般炸裂的轰鸣声,到两艘船尽毁、无一生还,不过三十息的时间。
我们到底是在和什么作战?
我?打唐军?
大将军的耳鸣不停,耳旁依旧重复着方才的爆裂声音。
他扯着嗓子,拼尽全力大喊道,
“全军转鹳鹤阵顺流!三急鼓内退至五里外……不,倒卷船帆,速返蒲津渡!!”
回过神来,见证了两艘水军死亡的武周军队,无一不抱头鼠窜,大声喊叫的同时,哆嗦着手、软着腿,拼了命的想要逃。
也有吓破了胆的跳了船,往岸边游的,不通水性被浇进水流里再也出不来的……
霎时水面浪花迭起。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才到啊……
啧啧,有意思了。”
听着刘顺呈上来的军情汇报,李唯咋舌笑了。
笑武周的效率,但也笑武周的脑子。
这么久才招来兵,但竟然还能招来兵,女帝一定是用了手段的。
比如……再扶废帝李显为太子。
李显本身可能随母多一点。(为什么说随母,因为李显要是随父李治,他就不可能没有理智。)
同时又被故意养废了,天时地利人和下,成为了历史上堪称典型的弱势皇帝,其一生可以用‘软弱、平庸、悲剧’三个词囊括。
首次登基被女帝废黜,复位后又被韦后、安乐公主架空,接连两次成为后宫干政的傀儡。
无治国才能与政治头脑,纵容韦后卖官鬻爵、任人唯亲,导致神龙政变,如变。
最终被亲生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成为唐代唯一证据确凿的死于妻女之手的皇帝。
家庭与权利,李显两手空空。
扶李显,武周是在给自己埋炸弹。
若是扶李旦……
端看李旦是承认自己乃女帝之子,还是李唐血统。
前者稍有麻烦,但不过是螳臂当车,在大义上都不能绑架他。
玄武门能死一个兄长,就可以再死第二个。
而后者,李旦其一生贯彻了‘不争之争’,谨遵克制与妥协二字的这么个人,恐怕会送他一份大礼。
这两位兄长与李唯基本没有来往,女帝把他们兄弟隔开看管是主要原因。
李唯677年出生,683年被软禁藏经阁。
683年,李显继位。
55天以后,作为女帝的傀儡,李旦上位。
李显被贬到湖北房县。
690年,李旦让位,被废为‘皇嗣’,软禁于行宫,女帝登基。
693年,李唯和亲朔丹。
李唯沉思的时候,卓娜敲门走了进来。
她现在做着‘秘书长’一职的工作。
如今人多了,卓娜再也不好像在天宁那样随意进出。
摆出符合人心理认知与期待的姿态,是作为统治者的必修课之一。
于是,外头的勘验一类的工作,被李唯的内侍取代,卓娜则置换到了信息汇总、分类、汇报的工作。
“妾奏为太原府后勤筹备事。
粮秣筹备俱全,主粮已有粟米……”
李唯大军未动,把一切粉饰的语言丢掉,核心原因是在等待后勤。
天宁太远,通过天宁至阴山的蒸汽火车,经雁门关等周边关卡,太原就可以作为他们的后勤中转站。
太原一带必须安稳。
稳了,他才好铺路,才好造船,才好确保一切军需用度可以随时配合他的指令而调动。
他会给裴家、温家厚赏,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还是因为他现在立刻就需要这些世家为他吊着的饼而动起来。
下一步他们要走水路,顺流而下直过渭水,攻破长安东北防线——黄河蒲津渡。
这一步需要六十日,但李唯不会像治理太原一般,分散兵力到基层去。
而是集中兵力驻扎河畔,确保自己的兵马器械运送安稳。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如此循环往复,六十日听着多,实际上用起来很紧张了。
听完卓娜的汇报,李唯脑中已经出现了对应的表格。
“比预计提前三日,很好了,记一功,有赏。”
“是。”
“你跟着队伍,第二波抵渭水。”
“不跟殿下一起吗?”
“嗯。”
“好的。”
在这种决策性的问题上,卓娜很少问为什么。
李唯要是解释那是他耐心,李唯要是不解释照做以后思考一下卓娜基本也能自己搞明白,没必要追着问,太耽误事、也太闹人了些。
因后勤的迅速置办,李唯提前下达了指令,忙了半个时辰,今日事就结了。
卓娜给李唯泡了杯茶。
点茶的方式略有繁琐,但相当有意思,做好了以后还颇具美观,卓娜很喜欢。
再把内侍端上来的甜点放到案边,卓娜这才坐下,跟李唯讲起了话。
“殿下我有个问题,可能有些冒昧,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