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6章 为什么感觉这几个正一道道士比食,白骨大圣,咬火,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什么感觉这几个正一道道士比食人族还猛啊!
白骨大圣正文卷为什么感觉这几个正一道道士比食人族还猛啊!京城地处中原腹地,漕运与陆运交通四通八达,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p>
当悬挂龙旗的船队抵达京城时,恰好是繁华夜色时,京城没有宵禁,满街叫卖声不绝于口,车水马龙,城中酒楼、勾栏瓦肆、茶馆、戏台、街头的各个小吃摊子皆是座无虚席。姜行、纱行、马行、果子行、鱼行、米行、肉行、南羊行、北羊行</p>
金银铺、彩帛铺、漆器铺,琳琅满目,骆驼、西域商队、葡萄、鄯善瓜、西域红浆,五颜六色,光怪陆离……</p>
一入京城,老太监就像是千年王八入海,一下子如鱼得水,多少带了点炫耀的朝晋安、老道士介绍道:</p>
老太监越说越激动,唾沫子横飞,他刚要继续激情昂扬演说,为晋安描述未来憧憬,却发现晋安和老道士的目光都放在街边小吃摊上。</p>
水饭、熬肉、干脯、肉脯、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旋煎羊白肠、冻鱼头、抹脏红丝、批切羊头、辣脚子、姜辣萝卜、旋炙猪皮肉、野鸭肉、煎夹子…五颜六色,食色香也,让人胃口大开。</p>
刑察司张指挥使闻着空气里的夜宵香气,脸上流露出阔别二月的怀念,馋虫被勾上来。</p>
老道士不肯了,嚷嚷道:「张指挥使你这样做人不厚道啊,哪有这样勾引老道我肚子里馋虫的,小兄弟,老道我饿了……老道士委屈巴巴的捂着肚子,向晋安大倒苦水,顺带拉上削剑一起。</p>
坐了一个月的船,难得终于上岸,看着京城的繁华与美食连云,晋安也是有些意动:</p>
张指挥使:</p>
好家伙。</p>
这才刚到京城,就被晋安摆一道,坑去几天月钱。</p>
老道士在旁乐得眉开眼笑,悄悄朝晋安使眼色,意思是行啊,还得是小兄弟你脸皮厚,才能当众说出这么厚颜无耻的话,不过老道我喜欢。</p>
行吧,请就请吧,千里迢迢把晋安请到京城给刑察司帮忙,怎么能割点肉出去,俗话说得好舍不得羊肉套不住五脏道观。而且坐船这么多天,张指挥使自己也有些怀念起遇仙酒楼的菜肴了。</p>
这时老太监目露难色:</p>
老太监时刻向皇宫汇报行程,快要入京前,就已经命人再次上报最新行程。</p>
看着老太监朝自己哀求的目光,晋安只得暂时放下遇仙酒楼,继续乘坐马车朝皇宫驶去。</p>
吃不成美食的老道士,情绪没失落多久,就又眉飞色舞的和坐在他身边的张指挥使讨论起京城哪里勾栏瓦肆名气大,质量好……</p>
康定国的中枢之地,皇城,坐落在京城的正中央子午线上,坐北朝南。</p>
皇帝坐北朝南,是上位者,君临天下。所以历代王朝更迭讲究,但是几乎很少用到北征因为征不臣,伐无道,就无法做到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让天下诸侯群起响应。</p>
皇城之外是护城河,过了白玉桥是平整如镜的广场,然后是经过左</p>
右护卫的首府衙门、天师府,方才来到宫城下。皇城被巨大宫墙碉楼保护,高达二三十丈,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宫城外有禁军日夜不停巡逻,这些禁军各个虎背熊腰,太阳穴鼓鼓,环刀配鞍,骁勇善战,对每一个靠近皇城的人都是杀气腾腾。</p>
哪怕老太监有圣君手谕,也要经过三审五查七搜,才能允许进入皇城,最后只有老太监带着晋安一人进入皇城,其他留在皇城外等他。</p>
刑察司最高统领张指挥使连进入皇宫的资格都没有,再次体现了刑察司是怎样的势微。</p>
皇城内宫殿林立,大殿、御花园、房屋数千座,宛如一座迷宫城,巍峨气派无比。</p>
老太监走在前头,时不时回头看一眼晋安,发现晋安面色沉稳,目视前方,对于康定国最重要的中枢之地一点都不好奇。要知道就算是城府再深的朝廷老臣,为什么感觉这几个正一道道士比食人族还猛啊</p>
在他眼里,他与皇帝的身份地位,是平起平坐的,不必看天威龙颜行事。</p>
甚至是,见到康昭帝的第一眼,他有一股冲动,不知道他这个武道人仙突然气场全开,疯狂打压有着奉天承运,有一国气运加持的康昭帝,会是什么结局?康昭帝会不会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站不起来?</p>
晋安运转定神劫,压下这个恶趣味念头,要不然他真担心自己会稍不留神的泄露出一点点武道人仙气息。</p>
文德殿里的其他太监、宫女都对晋安的胆识惊到,惊讶于晋安这个武道人仙的年纪如此之轻,又惊讶晋安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居然能做到面不改色,骨风不卑不亢的与圣君对视。</p>
康昭帝龙颜大悦。</p>
晋安着五色道袍,行道士阴阳抱拳礼,谦虚说道。</p>
接下来的帝宴很简单,康昭帝只招待晋安,酒足饭饱后,康昭帝挥手让左右退下,文德殿里只留下他和晋安二人。</p>
禁军统领不放心的看一眼晋安,想要说话,被康昭帝呵斥下去:</p>
禁军统领朝晋安致歉一声,然后退下,并主动关上文德殿的门。</p>
假如晋安是没有经历过大时代熏陶的二十岁愣头青,或者是从小接受君臣思想洗脑,或许真会被康昭帝这套礼贤下士的帝王御人术感动得以身许国,肝脑涂</p>
地,为伯乐而死。</p>
可惜他不是。</p>
甚至是内心毫无波澜。</p>
他的思想早已经跳脱出这个时代的局限,鲲鹏扶摇九万里,天高任他遨游。</p>
龙袍加身,气度威严的康昭帝把晋安的从头到尾表现都尽收眼底,眼神之中闪烁过一丝不经意的味道。</p>
此时的文德殿里只剩下康昭帝和晋安,康昭帝没有一上来就谈国事,居然先谈到张指挥使:「神武侯对张指挥使这人怎么看?"</p>
晋安不假思索道:</p>
看到晋安仅凭短暂相处,就给张指挥使这么高评价,康昭帝先是微讶看一眼晋安,但是康昭帝要谈的不是一个小小从四品的刑察司指挥使,而是借张指挥使话题引导出御史台、大理寺、刑察司三大法司的话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