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襄樊
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7章 襄樊,含着奶做着爱太舒服了,孤独麦客,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襄樊
襄樊</p>
长长的宛叶走廊之中,车马云集,旌旗如林。</p>
两侧山坡之中,到处是时隐时现的斥候、游骑。</p>
鼓声连绵不绝,从头到尾凡二百里,皆可闻听。</p>
后军尚未全部进入走廊,前军已护卫圣驾抵达了堵阳。</p>
银枪左营、黑矟左营、亲军、左右金吾卫一部、左右飞龙卫一部、黄头军第一、二营、义从、落雁各一部、捉生军全部、幽州突骑督全部总计五万余人,外加征自洛南的府兵部曲子弟万人、颍川、汝南、陈、梁、济阴五郡丁壮万人、汴梁役户丁壮万人、河北丁壮万人、少府屯田军万人,计有战兵及后勤辅兵十万余众。</p>
至于转输粮草的后勤民壮,差不多要十月份才会大举集结,往南阳输送粮草军资。</p>
考虑到已经小规模、低烈度地往前线输送了超过半年的物资,这一个月的空白算不得什么。</p>
五万战兵,几乎有二三十万人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战争的消耗委实惊人。</p>
当然,如果有直通前线的运河,那么后勤人员数量能削减一大半,成本能削减七成以上。</p>
九月二十一日,邵慎率左骁骑卫三千余人抵达宛城,第一件事就是整合纪律散漫、互不统属的诸部胡兵。</p>
与此同时,王敦旧部、荆州幕府参军毛宝押运资粮抵达了襄阳。</p>
他们从江陵出发,乘船至杨口,再抵襄阳。</p>
此河为杜预开凿,利用江陵、襄阳之间密密麻麻的湖荡,再疏通先秦时期的旧运河,于是开通了一条沟通沔水(汉水)、长江的河道,极大缩短了江陵与襄阳之间的距离,无需从夏口等地迂回。</p>
当然,商人一般不太愿意走这条路,盖因周边沼泽湖泊遍地,芦苇荡一望无际,还没多少人烟,他们更愿意去夏口绕路,顺便在那边集散货物,但如果是军事行动那就另当别论了。</p>
抵达襄阳后,毛宝就不会走了,连同他带来的五千援军,屯于樊城,阻遏梁兵。</p>
当天下午,襄阳太守邓岳乘船抵达了河对岸。</p>
他同样是王敦旧部,与毛宝关系不错。</p>
陶侃开府后,他们都得到了留用,一为参军,一为襄阳太守。</p>
甫一见面,邓岳就指着毛宝带过来的军士,惊道:“都督也不给些精兵,这都是什么人?”</p>
军士们正在野外砍伐树木,收拾干草、柴禾,一方面留作己用,一方面不给梁人用让他们没法在近处樵采乃至打造攻城器械,耗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p>
但这些军士的形象则有些……</p>
很多人披头散发,脸上还有鬼画符一样的东西,这是蛮夷兵啊!</p>
毛宝也有些无奈,道:“伯山,这么多年了,整个荆州能打的部队一直就没超过四万人。你有万人,已占四一之数,都督既要镇压地方,还要留些人四处支援。我能带两千精兵、三千夷兵过来,你就知足吧。”</p>
这么一说,邓岳无语了。</p>
敌人来势汹汹,都督也很难啊。他手头必须要保有充足数量的兵马,随时援应各处,或者查漏补缺,挽救危局。</p>
襄阳已经屯有一万重兵,再给你发两千精兵、三千夷兵,已经很不错了。</p>
如果还想要援军,大概率只有蛮夷了,那个管够。</p>
“硕真,你准备怎么守?”邓岳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问起了战事。</p>
“襄阳不保,贼众定然顺沔水而下,攻竟陵、江夏、南郡三地。”毛宝说道:“而樊城又是襄阳北边重屏,怎么着都要守的。昔年王督(王敦)于我有恩,唉,事已至此,无非以死报国罢了。”</p>
邓岳不想听这些话。他愿意为朝廷拼杀,但什么以死报国还是算了。</p>
“伯山也和乐凯交手过几次了,他每次都从哪里来?”毛宝反问道。</p>
“自沔水上游济河,绕道南侧;或直攻樊城。”邓岳说道。</p>
“那不就对了。”毛宝说道:“守襄阳,水军是关键。”</p>
说罢,他指了指一水之隔的南岸,道:“襄阳地处水曲之中,西、北、东三面皆临河,此为天然隍堑。而沔水北岸有樊城,与襄阳隔河相望,互为犄角,只要有舟师联络,两城互保不难也。薄弱之处在于襄阳城南,故岘山须得固守,不容有失。”</p>
“我已分兵四千,屯于山中城塞。”邓岳说道:“今日发诸县豪族丁壮,颇多推脱,实在让人心寒。”</p>
“尽力而为吧。”毛宝说道:“若逼急了,这些豪族可能投敌。邵贼声势太大了。”</p>
邓岳点了点头,道:“硕真言之有理,今只能聊尽人事了。”</p>
毛宝听了微微有些皱眉。</p>
邓伯山如此,襄阳守军士气不高啊。</p>
******</p>
邵慎在南阳整顿兵马,并不意味着一点动作没有。</p>
作为曾经深入敌后的将领,他不是那种四平八稳之人。事实上,整顿完一批,他就往前线发送一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