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岩韵之争,商海惊龙,行道君,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匠人听不懂“区块链”,却看懂了她眼里的光。去年他的半篓慧苑坑水仙被换成外山茶,气得在茶坊里摔了三把茶筛。此刻见沈青禾拿着洋文打字机,在牛皮纸上敲出一行行代码,倒像是把山涧的流水、岩缝的青苔、茶农指甲上的绿印,都编进了看不见的网,牢牢护住正山的血统。

冬至前一日,星村茶市挂起了新幡旗。柳如是的《三十六峰茶图》被拓成木版,印在茶商的包茶纸上,每座峰头的茶韵都配着俚俗小诗:“大王峰前水潺潺,桂皮香里藏山澜;马头岩上雾茫茫,兰花香透岩骨刚。”沈青禾设计的“岩茶溯源”册子摆在柜台上,茶客们只要对着竹篾上的火印扫一眼,就能看见这篓茶的“生平”——哪日在牛栏坑的第几道岩缝采的青,哪个茶农摇的青,哪窑炭焙的火,全像刻在岩壁上的古字,清清楚楚。

那日陆九渊路过茶寮,见老茶农正对着册子抹泪。老人粗糙的手指划过“慧苑坑老枞水仙,树龄一百二十年”的字样,指甲上的绿印子在冬日阳光里格外鲜亮:“咱爷爷的爷爷种的树,总算有了正经的‘名帖’。”他忽然想起在三坑听见的流水声,原来这岩韵之争,争的不是价钱高低,是让每片喝着岩骨长大的茶叶,都能挺直了腰杆,把山风的味道、云雾的影子、茶农的指纹,都明明白白告诉喝茶的人。

雪初落时,柳如是的画轴被送进了州府衙署,沈青禾的“区块链”方案也得了洋学堂的先生们称赞。但最让茶农们欢喜的,是茶市上再没人敢拿外山茶充数——他们指着包茶纸上的峰图,就像指着自家门口的老樟树:“您闻闻这香,带不带点岩石缝里的铁锈味?瞧瞧这叶底,红边是不是像岩壁上的夕阳?咱武夷山的茶,是喝着山骨长大的,骗不得人。”

陆九渊站在茶市高处,看家家茶寮的檐角都挂着冰棱,却挡不住里头飘出的茶香。柳如是的画与沈青禾的“账本”,终究是给岩茶织了张看不见的网——网住了三坑两涧的风露,网住了茶农指尖的绿印,更网住了那口让人流连的岩骨花香。原来这世间最珍贵的印记,从来不是印在纸上的红泥,而是刻在山水与人心之间的默契,任谁也偷不走,改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综影视:想穿就穿

喜欢苦芯菜的胡铁强

我刚穿越,重生的权臣就来退婚了

苏小尘

从四合院开始混日子

寿成宫的沙鲁克

从爆肝箭术开始,我是人间真武神

番茄大王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孤风寂

夺妻

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