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余烬复燃
用户4503190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9章 余烬复燃,侠客红颜传,用户45031907,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庙的硝烟尚未散尽,凌风剑尖挑开焦黑的梁柱,木屑中滚出一枚鎏金齿轮,齿缝间嵌着的辽东精炭碎末泛着诡异银光。林清芷广袖扫开残灰,露出地砖上灼烧出的星象图裂纹:“紫微垣辅星位偏移三度——世子布的阴阳火雷阵,还有第三重杀招!”她指尖蘸着冰水划过裂纹,水痕遇炭末竟燃起幽蓝火焰,“《淮南子》载‘阴火伏于地脉’,这炭粉混了皇陵丹砂,遇水则燃!”
李典史踹开扭曲的铜门,门轴吱呀声惊起寒鸦一片。殿内二十尊青铜鼎腹中传来机括响动,鼎耳喷出紫烟,顷刻间在梁柱间结成毒网。凌风劈断帷幔缠住口鼻:“烟中混了光禄寺炼丹房的朱砂汞——快封七窍!”
林清芷甩出银针钉住鼎耳,针尾缀着的药囊遇热炸开,薄荷混着艾草香冲淡毒雾。她俯身细看鼎足铭文:“‘嘉靖御制’四字笔锋带钩,是徐尚书代笔的习惯。”指尖忽触到鼎腹凸起的龙鳞纹,“鳞片逆生——这鼎被改造成了火药瓮!”
凌风剑鞘猛击鼎身,青铜裂痕中露出成捆的辽东精炭,炭块间夹杂着兵部特供的硫磺纸。“炭粉引燃需半个时辰,但硫磺纸遇潮即爆。”他扯下烧焦的蟒袍碎片浸入冰水,布料遇水显出血色暗纹,“世子把太庙排水渠改成了火药引线!”
殿外忽然传来瓦剌号角,残存的药人从地缝中爬出,眼眶流出的黑血腐蚀着汉白玉阶。林清芷翻开《武备志》,疾呼:“药人要害在风府穴!”银针破空刺入为首药人后颈,那人应声倒地,怀中跌出的火折竟用皇陵祭纸包裹。
“引火纸印着钦天监的星图。”凌风剑挑火折掷向半空,火光中显出水渍绘制的九门布防图,“他们算准了风向——未时三刻东风起,毒烟直扑乾清宫!”
嘉靖帝的龙辇此时刚至太庙阶前,凌风踏着药人尸首飞掠而下,剑尖挑断辇驾金线,内层暗藏的磁石纷纷坠落。“辇架用磁石吸引火雷方向,陛下快移步!”他反手劈开玉辇扶手,夹层中滚落的铁丸遇空气爆燃,将龙纹毯烧出焦洞。
林清芷奔至日晷前,晷针影子已过未时二刻。她扯断发间玉簪插入晷盘缝隙,青铜表盘咔哒裂开,露出水运仪象台的微型齿轮:“世子篡改了晷针磁极——真正的未时三刻尚有一炷香!”簪头急转,齿轮逆旋三周,东风骤然转向,毒烟倒灌回太庙偏殿。
偏殿梁柱轰然坍塌,烟尘中浮现铸铁密道。凌风斩落残梁,见密道石壁上刻着工部都水司的治水标记,标记旁的新鲜凿痕却组成瓦剌文字。“徐尚书借治水之名,给瓦剌挖了条直通京畿的地道!”他剑劈石壁,青石碎落处露出成捆的蓟州军旗,“去年边军遗失的旌旗,原来做了引路标!”
地道深处传来马蹄轰鸣,林清芷将火折掷向洞壁油槽。火光窜起的刹那,三百瓦剌骑兵的身影在洞壁投下巨影,为首者手中马刀竟刻着五军营编号。“用大明军械袭杀大明皇帝,世子当真妙算。”凌风冷笑一声斩断承重柱,塌方的巨石封死洞口,“可惜这地道用的是工部新研的夯土法,遇火即酥!”
骑兵怒吼被掩埋在土石中,嘉靖帝却盯着手中碎裂的玉圭:“传国玉圭何时被换了芯?”圭内暗藏的青铜片刻着蓟州至京城的驿站分布,边缘朱批赫然是内阁首辅的字迹。
“陛下可记得去岁南苑围猎?”林清芷浸湿帕子擦拭玉圭断面,“首辅称病未赴,工部却借修缮行宫之名,在围场地下埋了磁石——玉圭芯子早被换成指北针!”
凌风忽踢开焦木,碎木中滚出个铜匣,匣面蚀刻着光禄寺的冰船纹。李典史斧劈铜匣,二十本账册哗啦散开,每页空白处皆用砒霜水写着暗码。“户部空饷名录!”林清芷将账册浸入冰水,血痕渐显成边关驻军图,“世子用空饷养的药人,都藏在长城烽燧下的隋朝废堡!”
西直门方向忽然升起狼烟,京营传令兵撞开太庙侧门:“安定门火药库复燃!库吏说是……说是阴兵借道!”
凌风抓起一把焦土轻嗅:“硫磺混了骨粉,遇潮返燃。”剑尖刺入地缝挑起半截铁链,“工部修太庙地龙时埋了引火链,链环中空填药——李典史,取《天工开物》的灌水灭火法!”
水火相激的爆鸣声中,林清芷按住震颤的《河防图》,图纸夹层突然脱落,露出靛青绘制的海防图。“倭寇的浪人标记!”她指尖点中某个岛礁符号,“这标记要蘸海水才显形——世子连倭寇都勾结了!”
嘉靖帝一脚碾碎海防图,却见图纸残片遇热显出新纹路——金线绣的九爪金龙盘踞在朝鲜舆图上,龙睛镶着庆王府独有的翡翠。
“好个‘余烬复燃’。”凌风剑指苍穹,最后一缕毒烟在雨中消散,“传令五军营,今日便用庆王府的船,送这些‘阴兵’回东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