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泱泱大国(大结局)
何不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泱泱大国(大结局),开局德械师,从伪军到独裁元首,何不归,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北22个、华北15个……嚯~金陵竟然和上沪在一个地块,一共11个?两淮10个,赣省8个……但是赣省还没有全部占据。
现在日寇还没有驱逐完,也不好直接武力冲突。
那就只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白远想到了李云龙的老办法——把对方给围住,然后划成军管区,部队就围着对方演习,别想受到一点补给。
识趣的话就乖乖退走,不是去就饿着吧!
如果敢对老百姓出手,那白远就会迅速登报,然后将他们定义成土匪,再让他们试试自己的炮弹。
如此一来,赣省的八个槽位应该算是囊中之物了。
再后面的版图白远就没有规划了,或者说短期内没有规划,因为再往南必然会爆发武装冲突。
光是这66个建筑槽位就够他消化一段时间了。
而且随着时间发展,他已经掌握的地块还会随着繁荣度扩张出建筑槽,【区域工业整合】的决议也能不停扩展建筑槽直到上限。
“现在我一共有44座军工,15座民工,0海军船坞,合计59厂,加上这66个的话……125厂?”白远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预计1938年春天就能达成125厂成就。
这个数字和美利坚没法比,毕竟人家现在就有近200座工厂了,但勉强还是能称得上一流强国的,起码算是咬住了SoV和GER的这两个陆军大国的尾巴。
这66个建筑槽位白远没再全上军工。
穷兵黩武的亏他已经吃过了,当需要铁路和要塞的时候,他的发育就会完全停滞,而且间谍机构都拉不起来。
不过没有【生活消费品】这个debuff,他的民用工厂不会被按总工厂数被百分比吃掉,所以倒也不用建太多。
26军工、25民工、15海军船坞。
先建民工,后建军工和海军船坞,反正只要把本子推下海,他一时半会就不会缺装备。
即便和sov有点摩擦但也是局部的,对两个国家的体量来说不值一提。
在金陵,白远还见到了国立交通大学的校长,对方的亲切态度让白远好感倍生。
于是他当即许诺,等交大迁到燕京后,他会给予全力扶持,打造大夏首屈一指的理工类高校。
如此一来,燕京大学负责文史类、经济类、如理论物理学的理学类、医学和生物学类;
国立交通大学更名为燕京交通大学,负责理工类,如土木、机械、航空航天等应用物理学,同时也不会放下理学类的研究。
这两所高校就是两架马车,等以后会以他们为根基,分门别类裂变出更多高校。
但在现在这两所高校就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这让选择迁移的高校肠子都悔青了。
但这世界没有后悔药,他们的教师如果愿意,白远照单全收纳入两所高校,但想迁移回旧址那是门儿都没有,因为他们的校址已经被占用了,变成了两所高校的各个分校。
如此多的科目,只一个主校区是注定容纳不下的。
10月底,在白远不计代价的疯狂攻势下,东北、东海、上沪的日军再也扛不住,纷纷选择撤退。
但这片土地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不少来不及撤离的鬼子都成了俘虏,粗略估计有个十几万。
接下来他们会成为新大夏建设的劳动力,并且那些跟着鬼子没有第一时间倒戈的伪军一样需要劳动改造。
11月1日,白远召集军政高层,提出‘粤珠澳大三角’防御战略。
之前的一个月,桂系对他一直持暧昧态度,他明白对方是想保留自己两广地区的自治权。
但很遗憾,新的大夏不容许任何分裂!
“粤珠澳?这里的确是块好地方,天然的通商口岸,如果大力发展经济,的确可能带动地区发展,从而辐射全国。”
苏玄机对白远竖起大拇指。
白远却摇头,声称苏玄机说的是‘小粤珠澳’,小粤珠澳的确是经济发展决策,但大粤珠澳是守土防御战略,并且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强大的海空力量。
“所谓大粤珠澳,指的是粤省、珍珠港,还有澳洲,其中粤省本就是我大夏固有领土,但珍珠港所在的夏威夷,还有澳洲的白人可都是后来者,他们不应该享有那片土地。
如果他们愿意让我们驻军也就罢了,如果不愿意……
我们也只能帮助夏威夷王国,还有澳洲的土着恢复他们的固有领土了。”
澳洲还好说,战事一开联合王国自顾不暇。
但珍珠港可是实实在在的美利坚地盘,是美利坚防御的重要一环,不可能让给他们。
白远也没想独占夏威夷,能给块小岛让他驻军就行。
不过现在这个大防御战略计划还太远了,只能说处于起草阶段,毕竟连海军壳子都没有。
对于白远的计划,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想想白远过去的奇迹——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从一个伪军团长,变成霸占大半个大夏,收复国土并打跑日本人的巨无霸。
他们也就释然了。
只要白远有计划,他们跟着执行就是了。
随着大夏战事结束,普鲁士的远征军也开始撤退,这让三名普鲁士将军十分懊恼,来了三个月,花了那么多代价,却只是打了几场顺风仗。
但也没办法,谁让白远的部队太强,而当前时间点的日军精锐却不够给力呢?
关于军工生产方面,从普鲁士引进步枪生产线以后,他已经不太需要用系统的军用工厂生产步兵装备了,这些都可以通过现实的军用工厂实现。
如此一来他也剩下了几座军工。
接下来的军工将全部拿来生产重炮、坦克和飞机。
由于岛国自恃海军舰队无敌,所以没有发出停战协定……当然就算他们想停战白远也不会答应,哪怕国府方面答应他白远也不会认。
所以想要登陆岛国就只能靠空军了。
用空中压制让岛国的海军出不了港口,然后凭借空军和陆军横推岛国全境,这就是白远的反攻计划,这个计划在恢复大夏全境之后。
1938年4月,战斗爆发,在美利坚的扶持下,初期的国府还能勉强维持住战线,但很快后继乏力。
白远没有执着于战线拉锯,而是命令各部队大胆穿插。
在之前的半年,他铆足马力生产飞机和坦克,虽然是二号坦克,但已经能做到每个步兵师一个坦克营。
装甲算不上多厚,但放在游戏里,打缺枪少炮的部队却能完美混个金盾。
战损微乎其微。
而且这半年他的部队实力不是静态的,主力步兵师已经累计100个,其中六成经过训练和演习达到了精锐级。
长沙的黄金已经悉数到手。
完全可以在国际上大肆购买燃油,再加上他利用新空出来的建筑槽建了十来个合成炼油厂,完全不缺燃油。
当然,还是购买占了大头。
尽管不爽,但为了部队的战斗力,白远还是不得不付出黄金给掌握着燃油的列强。
战事在38年4月打响,39年春节前结束。
吴敌、杨大彪、徐秋云一共50个主力步兵师,分三路向南方大穿插,楚云飞兵团、佟林兵团、彭英兵团、孙园朗兵团(含唯一一个师级单位八十八师)维持战线之余,配合各主力大军分割包围,缴械了相当多的饺子。
随着白远革新会的政策宣传,南方很多部队也兵无战心。
并且白远一直在新闻里强调着世界正逢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夏必然重新伫立在世界之巅,这直接就让很多将领也不想对内起兵戈。
于是在来到这个世界第4年的时候,白远终于恢复了版图。
但接下来,还要着手恢复‘秋叶海棠’,只不过这就急不得了,无论收复英法殖民地,还是北方的远东,都需要他的‘好兄弟’普鲁士的助攻。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东南亚。
在此之前,白远就只能望着地图上,南越、缅甸、新加坡等地250多单位的钨矿产出和上千单位的橡胶产出流口水。
钨矿倒还好,两广地区也有不少,以他的产能和重炮需求一时半会也不缺。
真正眼馋的是橡胶,这玩意可是造飞机和车辆的必备品!
他不贪,真的一点儿也不贪,能拿到东南亚所有陆路部分就行!
1939年的春节如期而至,白远在这个世界已经度过三年,这是他的第四次春节。
遥想第一次春节的时候,他的身边只有左丘和柳满楼,三人在一处小楼的平台上烤了点串,而现在,光是核心成员就坐满几个桌子。
这一年里,唯一没有参战的陈彦舟也没闲着,而是训练雪地部队,为白远贡献了一支可以在严寒下持续作战的集团军——冰凌花雪地集团军,一共18个师。
这些师的编制里有坦克、卡车、骑兵、炮兵、步兵,但在缺少后勤的情况下,光靠步兵也一样能有不俗的战斗力,在白远眼里尤胜芬兰的白色死神。
为此,他还单独向陈彦舟提了一杯酒。
1939年9月,普鲁士闪击波澜。
而已经突破200厂的白远,也将带着冉冉升起的新兴大国,借着此千年未有之变局,将大夏带到崭新的高度。
(全书完)
本来抗战完后还会有第三卷的,名字叫【世界】,主要讲对内和对外,不过更多的是政治交锋。
刚开始是拿下棒岛,毕竟陆地相连,凭着陆军和空军就能轻松拿下。
然后部分是主角拿下长江以北后派远征军去帮弗朗哥,打开欧陆前哨,然后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地缘优势,他左右逢源,借机敲诈勒索要回秋叶海棠版图,然后欧陆强国无暇他顾的时候趁机南下东南亚,40年时候凭借空军和已经小有规模的海军登陆本子半岛,并且要挟高层保留舰队,不然皇室小命不保,然后为了活命,愚人将舰队送给主角。
杨大彪驻日,当太上皇作威作福(因为按原本情节,杨大彪会有驻扎棒岛经历,和赵刚一起治理半岛,所以驻扎岛国依旧是杨大彪)。
再然后就是大三角防御战略。
但是想都不用想肯定写不了,所以就概述性结尾吧。
后面可能出些番外,讲讲授勋(正文已经讲了,现在的军衔只是战时军衔,后面会根据履历和功劳重新授勋),大致就这样。
以上,万分感谢一路送礼物让我走到现在的朋友,磕头了(砰砰砰——),虽然很多送大礼物的朋友们早已不在本书了,必然也看不到这里,但还是万分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