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皇权即将下乡
啰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5章 皇权即将下乡,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啰说,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长年累月的征战,还是仍导致了不少老兵因伤退役。
朱慈烺从中精心挑选出3000名老兵,将他们全部安排至大明综合学府接受培训。
待这些老兵培训合格后,他们将会被派往各地乡镇任职。
朱慈烺此举,意在打破自古“皇权不下乡”的困境。
按照明朝现有的行政构架,官员只设置到县一级。
县级行政单位下辖的乡镇,只有诸如甲长、里长之类的职位,那严格意义上都不算官员,只能称之吏。
而能够在乡镇担任此类职位的人,要么是称霸一方的豪强,要么背后有强大的宗族势力支撑。
就像上次侵吞抚恤金的事情。
后面在各地排查了一遍,同样的事情又发现了几十起。
所有相关的人员都受到了从重从严处理,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不是处理完了就完了,更重要的是要怎么防微杜渐?
那些事情正是地方宗族势力,与基层小吏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才得以欺上瞒下,肆意鱼肉乡里,将侵吞抚恤金、冒名顶替等恶行瞒得密不透风。
朱慈烺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
他对后世的乡镇行政构架略知一二。
此前他便有改革之意,只是一直苦于精力有限,且缺乏合适又可靠的人手。
如今他将受伤退役但伤残程度并不严重的老兵抽调出来,可谓一举两得。
这些老兵上过战场,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在部队中接受过严格训练,自身具备良好的纪律性与服从性。
退役之后曹婷也有津贴发给他们,但是毕竟不是太多,而让他们可以出来继续发挥余热。
不仅可以给老兵们增加收入,改善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
又可以加强对地方最基层的掌控。
所以将他们召集起来进行培训后,以后下放到地方任职,主要负责监察各项事务。
至于如何处理基层的繁杂事务,怎样将朝廷政策切实落实到最底层?
光靠理论教导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学习。
这些老兵中的佼佼者,日后有望成为各地的甲长、里长,甚至进入县城担任典吏等职位。
这第一批培训出来的老兵,朱慈烺计划主要安置在中原和江南地区,让他们成为皇权下乡的先锋力量。
下一步,他便打算在乡镇设立专门的常驻捕快队伍,类似于后世的派出所。
不适用将强力执法部门的触角延伸至各地的乡镇,进而逐步搭建起完善的乡镇级行政机构。
朱慈烺深知广大乡村地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至关重要。
朝廷对乡村地区的控制力亟待加强。
尽管推行此事遭遇了一些阻力,但他态度坚决,强力推进。
他坚信只要稳住广大乡村地区,大明朝廷便不会出现大的乱子,因而此事势在必行。
就在朱慈烺专注于搞内部建设,努力夯实大明根基,同时推动军事技术不断突破,为未来大战筹备更先进武器装备之时。
从沙皇俄国传回来的消息,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看完情报的那一刻,朱慈烺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
真的有未知的变数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