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目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章 史上最大盗墓事件(一),九门后续,叶目新,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需要你们守在长白山,为期十年。”张起灵面无表情的说道,“本来是张家本家守着那座门的秘密,但是他们不愿意,我只能找你。我已经没有时间了。”
众人窃窃私语。“什么地方要守十年?”“那地方有没有吃的?能让人在那里置身十年。”
……
张启山沉默,随后开口说道:“可以,但在那之前你得帮我做一件事。在四川一个地方里面有着大量的帛书,我需要你帮我找到它们。”
张起灵点了点头。“我可以和你们合作。”
1962年秋,“组织”根据张起灵提供的情报,进入川西高原探路,在靠近四姑娘山的区域确认了密布神仙蛀的那处山崖峭壁。之后马不停蹄开始准备探洞所需的设备和其他物资,并召集九门在长沙集会,宣布了次年的行动。
1963年初,参加行动的相关人员集结成都,张日山作为具体行动的负责人员,对所有直接参与探洞的九门人,做了行动规则、现场情况的相关说明,也从北京请了登山协会会长,对全员进行了苏联攀岩器材的使用方法培训。
3月,全员转移到平原西北边缘的灌县,所有物资和进山使用的马匹也都已经提前运抵。分配好装备之后,一支300人的马队沿岷江入山。
数日后,队伍中从事后勤及支援工作的人,在海拔2000米高度,一处平坦的山谷地区扎营。余下三分之二人又翻过一座山,到了目的地山崖。
峭壁绵延十几公里,从崖底到山顶高度约1000米,山体表面遍布大小孔洞,甚为壮观。“组织”事先派人统计过,大小孔洞有8304处。当然,抵达此处的全员都已知晓现地的情况,因此并不特别意外。
包括九门各当家在内,超过半数人在山崖下扎营,剩余一小部分张启山的人继续前进,绕道后方上山,最终抵达山顶。
次日,山顶的队伍最先开工,在山崖上打入钢钉,建立保护点,固定攀登所需的主绳。并且安装了一些电动绞盘,方便从山下提运物资。主绳架设好之后,山崖下的人就按事先在成都做好的安排,开始分组作业,自下而上探索各处洞穴。
这些洞穴,当地也称蛮子洞或仙人洞,从两种称法可窥其两种成因。一说是古代僰人有此习惯,将墓穴建在山崖峭壁之上;一说是修仙者得道,舍弃凡躯于此。
山洞的位置多在离地百米之上,山顶百米之下的区间。有些地方洞穴分布集中,也有些“神仙”离群索居。山洞的深浅大小差异很大,有些洞穴深度不足半米,只能堪堪容一个人坐进去,也有的洞穴内部有通道,还分不同墓室,里面甚至填入了棺材。
亲身上崖探穴的,约有二百人,三分之一是张启山的属下,剩下一百多人来自于其他六家。之所以不是八家,因为黑背老六在名义上虽然作为一门参与计划,实际上在那时已经故去。齐家也不像其他各家,能搜罗出一大批外戚和伙计,因此主要是顾问的性质。
队伍由于出身背景,利益行事都差异极大,相互接触多了,摩擦便越不可避免,但太过分散又会失了凑齐这些人数的意义。张日山在前期计划过程中就对此十分发愁,最终定了将全员分成两路的方针。
左路一半张家人,加上红家外戚和李家人,右路是张家另一半人和平下三门。两路人分别从山崖的两端开始探穴,逐渐向中段合拢。内部具体探索的小片区域又再做分割,让张家人隔在其他各家的区域中间,方便监看各家的情况,也避免各家之间因为区域太近发生冲突。
这次行动“组织”的目的很明确,是为取得帛书、竹简、绢文、古籍等文字资料而来。因此无论哪家人,摸到上述物件都必须上缴,送到一山之隔的后方营地统一鉴定分类。其中一些明显不包含重要信息的古籍可以返还探得的家族。至于其他各类陪葬品,则是先到先得,以激励各家继续探索洞穴。
由于行动从事前准备到开始后的物资均由“组织”负责提供,各家只出人力并无其他成本,又能持续获益,可谓稳赚不赔,所以对张家定下的为数不多几条规则都较为配合。毕竟若被发现摸出古籍不上缴,折断了手撵出去事小,失去了长期继续获利的机会才是大事。
事实上,对“组织”来说,比起私藏古籍,更麻烦的是有人觉着寻得古籍无法获利,索性不从洞中拿出来。所以早在长沙聚会之后,张启山就已经旁敲侧击,将所寻秘密有关长生之事透给了九门人。而张启山手下也确有不止一个几十年外观丝毫不变的人,这让很多人都相信他所言非虚,在某种程度上,寻得秘密本身,就有了远超物质奖励的巨大吸引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