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寒冬中的信任,重启官路,也如风,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怀东的落网虽然震慑了一部分势力,但也让江北市官场的紧张气氛进一步升级。许多干部开始对改革产生了更大的抵触情绪,一些部门负责人甚至出现了消极怠工的迹象。
“沈书记,现在部分干部不仅怕出问题,甚至连原本的工作职责都不愿意承担,生怕稍有不慎就被盯上。”高明远忧心忡忡地说道。
沈放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这是反腐行动不可避免的阵痛期,但信任危机如果持续下去,不仅会拖慢改革的步伐,还会影响政府的基本运转。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让大家看到希望。”
一天,一名乡镇干部的来信送到了沈放的办公桌上。这名干部在信中写道:“沈书记,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都支持您反腐的决心,但现在很多政策和改革方案都没有具体的落地指导,基层干部反而成了背锅侠。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对的。”
沈放看完信,心情沉重。这封信让他意识到,改革的推进不仅需要清除腐败,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明确的执行方向。
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沈放决定亲自下到基层调研。他带着高明远以及几名工作人员,来到江北市一个偏远乡镇——南河县。这是一个因资源枯竭而逐渐没落的地方,也是官场问题的重灾区。
在一场简短的座谈会上,几位基层干部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小心翼翼地汇报工作,生怕说错什么话。
“大家不用紧张,我这次来就是想听听实话。”沈放语气温和,“你们觉得现在的政策落实有没有困难?工作中还有什么阻力?”
终于,有一位年纪较大的干部鼓起勇气说道:“沈书记,其实我们现在最怕的不是干不好工作,而是干得太多反而惹麻烦。有些政策确实好,但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结果我们基层成了挡枪的。”
沈放点了点头:“你们的担忧我能理解。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回去后,我会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制定更细化的配套措施,让你们能放开手脚。”
调研期间,南河县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安全事故,导致多名工人受伤。一时间,舆论哗然,纷纷指责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沈放当即要求停下调研,赶往事发现场。化工厂的厂长满头大汗地迎上来:“沈书记,这次事故完全是意外,我们一定会尽快处理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