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隆庆一朝
怎么还不毕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章 隆庆一朝,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怎么还不毕业,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定安买的是联票,最后一站是昭陵,他和网友们知会一声,就闭了麦,带着朱元璋朱棣等人等公交车,让他们看看未来的公共交通的发展。
车上人不多,大多坐在前面,因此他们九个人上车很自然地往后走。
“这种车可真方便,设置几个站点,也不要多少钱,能到的地方还挺多。”
马皇后道:“若大明有这样的工具,向来是便利的。”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强化社会控制和经济秩序,推行了一系列户籍分类政策,将人口按职业、身份严格划分,形成等级分明的社会结构,通过户籍固化职业身份,确保税收和劳役的稳定来源,限制人口流动。
这项政有好有坏,但如果能让百姓在一定程度内获得自由,想来也是好的。
“咱想起来,先前还看到那什么飞机高铁,若是咱大明有这个,以后那帮小兔崽子去就藩了,咱也好想见就见。”
明初藩王就藩后,基本就是无诏不得进京。
除了什么防止藩王聚集结识官员,巩固皇权这种老掉牙的理由,最重要的是,藩王进京,舟车劳顿兴师动众的,朝廷没钱啊!
要是能把这种东西在大明铺开,别说藩王进京了,就是那些不得不战略性放弃的地方,都随随便便纳入大明版图好吗!
朱棣也显然想到了这一点。
他的大宁,他的东胜,那不都是囊中之物吗!
二十分钟后,一众人站在了昭陵门口。
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间短,因此昭陵比较小,地宫也没开放。
“明十三陵里昭陵的墓主人,是明穆宗朱载垕。”赵定安道,“这位陛下在位时间仅六年,个人能力有限,但也算是个凑合的皇帝,历史定位是其扭转了嘉靖朝的颓势,其政策为‘万历中兴’埋下伏笔。”
[在位六年能干什么。]
[好像确实有点作为,我记得有个隆庆开关?]
“是的,隆庆开关。”赵定安接过话道,“我们前几期讲到,明初实行海禁政策,虽然永乐帝下西洋,但是后世皇帝还是继续闭关。但我们这位隆庆帝,反倒开关了。”
“隆庆帝的一生很短,元年,重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能臣,革除嘉靖朝弊政,平反冤案。同时宣布解除东南沿海海禁,允许民间海外贸易,即隆庆开关,促进东南经济繁荣。”
“促进到什么程度呢?东西洋考记载,‘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岁额舶税二万有奇’。商船远航至东南亚、日本、印度乃至欧洲殖民地,形成太平洋丝绸之路。据估算,隆庆至明末,中国输入白银约3.5亿两,占全球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
[卧槽?这么厉害?!]
[我记得以前看到过个西班牙殖民者的记载,说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和瓷器,足以满足整个美洲的需求。]
[而且开关了民间商人就无需冒险走私,倭寇就失去经济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