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通行之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平叛肯特,历史时空多元宇宙,禁止通行之神,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骑兵与步军四方布阵,护卫核心中军。
而远处,肯尼思与布狄卡带着数量相近却纪律混乱的民兵——高声呐喊、旗帜乱舞,却在兵法与组织面前破绽百出。
兰斯洛特立于军前,举起剑,用最清晰的声音下达最后通牒:
“凡今日弃械者,国家既往不咎,不仅不处死,还赐衣食与地权,重归庶民。”
“凡负隅顽抗者,军法处置,剿尽不赦。”
第一日,布狄卡率军突袭北翼,被高文的狮鹫部队伏击。
第三日,肯尼思试图奇袭军粮库,结果误入陷阱,被俘两百。
第五日,布狄卡与贝德维尔交手,虽不落下风,却苦于援兵稀少,被迫后撤。
第七日,兰斯洛特大军围城式推进,截断所有叛军补给线,肯特人开始断炊。
第十日,872年2月2日清晨,平原战场,叛军开始松动,大批民兵脱甲投降。
中午时分,兰斯洛特亲自巡视投降营地,一眼便认出混在其中的肯尼思。
他神情沉稳,嘴角含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兰斯洛特望着他,缓缓说道:
“你不是来投降的,你是想苟延残喘,等待下一次背叛。”
肯尼思拱手:“我听从您的恩典。”
兰斯洛特冷冷一挥手:“绑了。”
士兵一拥而上,按住肯尼思,将其五花大绑。肯尼思大喊:“你不能这样!我已经投降了!”
兰斯洛特道:“你投降的,是这个时刻;你背叛的,是这个国家。”
而另一边,布狄卡依然奋战到底。
她挥舞长剑,如烈焰狂舞。兰斯洛特亲自迎战,两人连战七十合,未分胜负。
直到英格兰骑兵合围,地面陷阱封锁她的退路,才凭借兵力之优,将她围困。
最终,她满身是血,单膝跪地,却依然怒目而视:
“你们可以杀了我,但历史……终将记住我的反抗。”
兰斯洛特挥剑结束她的性命,没有一句多余之语。
872年2月7日,温切斯特王都。
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行刑广场上。
数万百姓围观广场中央的十字刑架。
刑架上,正是曾发动第二次肯特叛乱的主谋——肯尼思。
他一身破衣,满脸血迹,四肢被粗索绑紧,面朝王宫方向。
阿瑟兰穿正装王袍登上高台,身边是太子亚瑟、阿拉贡、阿尔弗雷德、梅林、甘道夫等重臣。
他望着肯尼思,语气沉稳:
“肯尼思,你煽动民乱,破坏王法,杀害军士,民间本已安定,你却起恶意之火。”
“英格兰赦你性命,你却口中怀怨,眼里藏毒。”
“今日,予你正法,以儆效尤。”
肯尼思却昂首,毫无惧色,朝王宫方向怒吼:
“你们可以杀我,但杀不死肯特的自由精神!”
兰斯洛特低声对阿瑟兰道:“他连死前都不肯悔改。”
阿瑟兰缓缓点头。
“那就让他死得彻底些。”
他一挥手。
刽子手上前,用五根锁链将肯尼思的四肢与头部牢牢绑在五匹战马上。
五名圆桌骑士走上前,手执长鞭。
号角一响。
“啪!”
长鞭抽响。
五马腾蹄而出,拖曳而行!
“啊——!!!”
肯尼思发出撕裂般的惨叫,全身骨肉崩裂,血溅四方,头颅滚落地面,目光仍死死盯着远方的王宫。
场下百姓低声议论,但无一人敢出言阻止。
这一天,英格兰再次用血铸下“统一”的边界线。
阿瑟兰起身,望向众人:
“这就是背叛者的下场。”
众臣肃然,王威如山。
而在远方北境,维京人集结,战鼓隐隐。
下一场更大的风暴,已在酝酿中——
但英格兰,已无后顾之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