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牛马帮打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林海雪原三,尖叫集,鱼龙牛马帮打杂,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1946年一年的频繁激烈的剿匪战斗, 到年底, 合江、牡丹江地区的大股土匪谢文东、李华堂、张黑子(张雨新) 、王枝林、马喜山等基本上都被剿灭了, 但小股土匪还有一些。入冬以来, 二团对国民党委任的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三代惯匪“座山雕“ 张东山部进行了多次搜剿, 歼灭了大部分, 但潜藏在海林县北部夹皮沟山里的座山雕老巢, 却一直找不到。座山雕非常狡猾, 行踪诡秘, 旧军阀张作霖时代和日本关东军都未能对付了他。二团也曾用一个营的兵力, 背着行李、持着炊具, 进山搜索一个多月, 也未发现他的一丝踪迹。在那茫茫无边的林海雪原里, 大部队行动很不方便, 敌人很容易发现我军行踪而隐蔽起来。
图片
东北的冬天
1947 年1月中旬的一天, 在海林镇农会办公室的地上, 发现一封写给农会主席贾润福的信, 打开一看, 原来是座山雕匪部向他要20件棉衣、10袋白面, 3 天内送到胡家窝棚, 否则要他的脑袋。贾润福把信交给了二团首长, 他们立即开会研究围剿计划。从土匪这封要给养的恐吓信和群众的反映来看, 座山雕的老巢还是在海林北部山区,人数也不太多。团首长找杨子荣研究情况, 要求他一定要摸清座山雕匪穴的情况, 能打就打, 不能打要搞清地形地貌, 最好能抓个“舌头“ 回来, 搞准地点, 再派队伍去围剿。只要消灭了匪首座山雕, 匪众就不战自溃了。杨子荣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但也感到这个任务相当艰臣, 座山雕这个老匪实难对付。他靠几十年的土匪生涯和山林活动经验,从来不大股集中活动, 总是少数人分散出入山林。他住的巢穴更是极其秘密、隐蔽, 除了少数亲信知道, 一般的土匪都不清楚, 所以从俘虏的土匪和群众的口里得不到一点线索。虽然查清座山雕老巢难度很大, 但杨子荣从来没有向困难低过头。经过周密考虑, 他决定这次化装成被我军歼灭了的王枝林残匪, 先设法与土匪直接见面, 拉上关系, 取得他们的信任, 然后再打入匪穴, 实行智擒。这样做虽然很危险, 但“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为了能胜利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需要组成一支人数很少,但能胜任这一特殊任务的机智勇敢, 战斗力强的精悍侦察小组。杨子荣从两个侦察班里挑选出孙大德, 魏成友、赵宪功、孙立珍, 耿宝林等5 名侦察经验丰富和熟悉当地情况的侦察员。
图片
东北的民居
杨子荣借了农会会长贾润福二尺半黑棉袄穿上, 外罩一件日本军用黄呢子大衣, 化装成土匪头目, 其他侦察员也都穿上便衣,做好准备, 腰里暗插匣子枪和手榴弹。这时春节刚过, 农历正月初五午后, 杨子荣带领5 名同志由海林镇出发, 一直往北走。夜里到了靠山的一个小屯子, 他们询问老百姓有无土匪, 群众说不出, 没有得到一点线索。走了半夜,也未发现什么情况。天亮后, 他们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 杨子荣让大家讨论侦察方法。同志们首先提出一些意见, 没穿棉大衣, 天太冷, 在山里时间长了挺不住, 每人只带几个冷饭团, 没吃的也不行, 如果找不到线索怎么办? 杨子荣鼓励大家说, “在山里活动,困难肯定是很大的, 要想抓大鱼, 就得放长线. 抓座山雕这只老狐狸, 不花点力气, 不吃点苦头能行吗?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 我敢保证, 我们在山里转上几天, 一定能打到土匪。" 侦察员们都了解和佩服杨子荣, 也知道他从不说大话, 但总觉得心里没底, 就又对杨子荣说: “吃苦我们倒不怕,就是担心见不到土匪, 完不成任务l“ 杨子荣看他们提不出具体方案, 就把自己想法说出来,“从现在起,咱们正式化装成土匪, 就说是东宁王枝林部被打散的人, 要到吉林去投国民党。大家都要说过去学会的土匪黑话,而且一定要记住,再不能互叫同志, 见到群众也不能叫老大爷、老大娘, 装得一定要象。但有一条, 除非斗争需要, 不准违反群众纪律, 不准拿群众的东西。“ 接着他确定了一下身份, 杨子荣装士匪副官,孙大德装土匪排长, 其他人是匪兵。见到土匪后, 主要由他和孙大德答话, 别人少插言, 以免说漏了引起土匪的怀疑。大家都认为杨子荣的想法可行, 就这样定了下来, 以后出现新情况再研究。
图片
杨子荣乔装土匪的衣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