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人泪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章 公孙瓒(2),卖后悔药了,崔人泪下,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袁绍见局势紧张,便修书一封传给公孙瓒,言辞恳切地表示想要与其和解。然而,公孙瓒收到书信后却并未给予任何回复,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加强了城池的守备工作。面对此景,公孙瓒转头对身旁的心腹关靖说道:“如今这天下四方豪杰纷争不断,但有谁能够安坐于我的城下,并与我僵持数年之久呢?这一点显然易见。即便那袁本初实力不俗,可他又能奈我何!”言语之中,尽显其自信与傲慢。
袁绍得知公孙瓒这番态度后,不禁勃然大怒,当即决定大举兴兵,对公孙瓒发起猛烈攻击。起初,公孙瓒手下的一名将领遭敌军围困,形势危急。但令人意外的是,公孙瓒竟然拒绝出兵救援,他振振有词地解释道:“倘若此次我去营救此人,那么日后众将士遇到危险时,都只会坐等援兵到来,而不再奋力死战。所以现今我若不出手相助,那些后续被困的将士们为求自保,自然会加倍努力、奋勇杀敌。”
果不其然,当袁绍大军压境之时,公孙瓒位于界桥的一处别营深知自身难以抵御强敌,且料定公孙瓒必然不会前来援救。无奈之下,营中的士兵们有的选择投降,有的则趁乱逃离战场。就这样,袁绍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径直杀到了公孙瓒所在城池的大门前。
此刻,公孙瓒心急如焚地望着眼前那岌岌可危的局势,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只见敌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喊杀声震耳欲聋,己方士兵们虽然拼死抵抗,但明显已经渐渐力不从心。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公孙瓒当机立断,急忙派遣自己的爱子公孙续快马加鞭赶往黑山一带的军队处请求支援。与此同时,他那颗久经沙场的心也开始飞速地盘算起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在他脑海中成形——他打算亲自率领一支精锐之师,奋勇杀出重围,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西南山地。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作为绝佳的据点和依托。只要能够成功占据此地,再凭借着黑山军强大的兵力援助,便有机会截断袁绍军队的退路,进而一举扭转整个战局!
然而,就在公孙瓒踌躇满志、准备付诸行动之时,长吏关靖却急匆匆地赶来,一脸焦急地劝谏道:“将军啊,如今咱们的将士们早已人心惶惶,各自心怀叛离之意,实在是难以再战下去了。他们之所以还能苦苦坚守在此,无非就是因为顾念着家中的父老乡亲,并且将您视作最后的精神支柱。倘若将军您此时贸然放弃易京而去,那么这支军队必然会瞬间失去主心骨和后方的依靠,如此一来,易京的沦陷恐怕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到那时,将军不仅会失去根基之地,更有可能流落在荒郊野外,无处安身立命,又怎能实现您的宏图大业呢?”
听完关靖这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公孙瓒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深知关靖所言不无道理,如果自己就这样轻易离去,很可能会前功尽弃。但如果继续坐守易京,能否等到援兵到来还是个未知数……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之后,公孙瓒咬咬牙,下定决心不再离开易京,而是选择耐心等待儿子公孙续搬回救兵,届时里应外合,给袁绍致命一击!
一时间,战场上弥漫着紧张而凝重的气氛,所有人都在默默祈祷着这场生死较量能够出现转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轰然拉开帷幕!
建安四年(199年)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前来援救公孙瓒。然而,在援兵尚未抵达之前,公孙瓒却做了一个可怕的噩梦——他梦见蓟县瞬间崩塌,一片废墟。这个不祥的梦境让公孙瓒坚信自己此战必定失败,于是他匆匆提笔给公孙续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