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致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问道老子,趣谈老祖宗那些事儿,刘致远,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孔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下来的日子里,孔子师徒便留在了周都,与老子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谈。他们的谈话内容涉及到天地万物、人生哲理、政治治理等诸多方面,孔子从老子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思想,他的心境也逐渐变得更加开阔和平和。
然而,好景不长,孔子师徒在周都的生活并不平静。有一天,他们突然遇到了一群地痞流氓的挑衅。这些人看到孔子师徒穿着朴素,以为他们是好欺负的外地人,便围了上来,嘴里说着一些不三不四的话。子路见状,顿时火冒三丈,他握紧拳头,就要冲上去与这些人理论。孔子连忙拦住子路,说道:“子路,不可冲动。我们是来求学问道的,不能因为一时之气而坏了大事。”颜回也在一旁劝说道:“子路师兄,老师说得对。我们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武力。”子路虽然心中不情愿,但还是听了孔子的话,退了回来。
孔子走上前去,对着那些地痞流氓拱手说道:“各位壮士,我们是从鲁国来的,初来乍到,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多多包涵。我们在此并无恶意,只是想向老子先生请教一些学问。”那些人听了孔子的话,却不以为然,其中一个领头的人冷笑着说:“什么学问不学问的,老子听不懂。你们要想在这儿待下去,就得给我们交保护费。”孔子心中暗自叫苦,但他表面上却依然镇定自若。他想了想,说道:“壮士,我们出门在外,身上并无多少财物。但我可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如果你们觉得有趣,就放过我们,如何?”那些人听了,觉得新鲜,便答应了。
孔子便开始讲起了一个关于仁义道德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那些地痞流氓听着听着,渐渐地被故事中的道理所吸引,脸上的凶相也缓和了许多。讲完故事后,孔子说道:“各位壮士,这便是我所追求的学问。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心存善念,遵守道德,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那些人听了孔子的话,心中有所触动,他们相互看了看,然后对孔子说:“先生,您说得有道理。我们今天就不为难你们了,你们走吧。”孔子师徒们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向这些人道谢,然后离开了。
经过这次事件,孔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仁”的思想不仅仅是在书本上,更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去传播和践行。他决定带着弟子们离开周都,回到鲁国,将自己在老子那里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感悟传授给更多的人,让“仁”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离开周都的那天,老子前来送行。他送给孔子一本书,并对他说:“孔丘,你是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人。这本书或许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在追求‘仁’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孔子接过书,感激地对老子说:“先生的教诲,丘铭记在心。此次问道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日后如有机会,丘定当再来向先生请教。”说罢,孔子带着弟子们踏上了归程。
这一路,虽然依旧充满了艰辛,但孔子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很艰巨,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仁”的真谛,就一定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而他与老子的这次相遇,也将成为他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为他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