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晚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绝美朱姫,秦梦长歌,率真的晚晴,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初冬的邯郸城,天清气朗,暖阳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街巷屋舍披上一层金纱。
微风带着丝丝凉意,撩动枝头残留的枯黄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吟浅唱着季节的歌谣。
湛蓝天空中,几朵薄云悠悠飘荡,给这清冷初冬添了几分悠然韵味。
邯郸城一隅,朱春风府邸的偏厅内静谧幽深,仿若与世隔绝。
雕花窗棂透进几缕日光,光束中尘埃轻舞,似在诉说往昔故事。
厅内四周摆放着几尊青铜摆件,绿锈斑驳,见证岁月沧桑。
墙角那尊饕餮纹青铜尊,纹理繁复,仿若藏着上古传奇;旁边蟠螭纹青铜鼎与之相映成趣,虽未燃香,却似能嗅到穿越千年的烟火气息。
墙上丝质帷幔颜色暗沉,微风拂过轻轻飘动,带出陈旧气息。
厅中梨木雕花椅置于正中,霸气典雅。椅背隆起,精雕的龙凤呈祥图案栩栩如生,龙身矫健、凤羽华美。
椅子扶手呈如意造型,圆润光滑,端头云纹雕刻仿若低语着旧时光期许。
角落里,一尊半人高博山炉中袅袅青烟升腾而起,淡雅熏香弥漫,给空气蒙上如梦似幻薄纱。
青烟丝丝缕缕,交织缠绕后缓缓散去,为偏厅增添神秘朦胧之感。
地面铺就深色云石,被岁月打磨光滑如镜,桌椅、帷幔倒影清晰,光影交错,仿若水下幻影世界。
朱姬端坐于梨木雕花椅上,宛如从画卷中步出的仙子,又似灼灼盛放的牡丹,倾国倾城。
肌肤细腻白皙,透着淡淡粉色,如春日樱花般柔美娇艳,散发矜贵气息。
眉似春山远黛,修长入鬓,双眸盈盈秋水,澄澈深邃,眼波流转间勾人魂魄。
琼鼻挺秀,不点而朱的唇仿若熟透樱桃,娇艳欲滴,微微上扬嘴角带着温婉妩媚笑意,任谁见了都要赞一声“国色天香”。
此时朱姬看似平静,心底却波澜起伏。她轻抚茶盏,指尖摩挲杯沿,思绪飘回往昔繁华。
家族鼎盛时宾客盈门,如今却寄人篱下。虽靠自身努力与机缘有了转机,可曾经伤痛难忘。
但她眼神坚毅,深知要抓住命运转折带来的希望,为自己和儿子谋未来。
遥想当年,朱姬父亲朱春风在商界叱咤风云,商业版图横跨多地,产业涉及盐铁、丝绸、珠宝,府邸恢宏,奴仆成群。
朱姬作为幼女,自幼锦衣玉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尽显大家闺秀优雅。
可好景不长,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朱春风在商业较量中误信小人、错估形势,投资失利,资金链断裂。
为填补亏空,家道中落,朱姬从千金沦为落魄歌姬,无奈卖笑为生,终成众人眼中第一歌姬,其中艰辛自知。
幸而,命运转折,遇贵人相助,后又母凭子贵,得重金扶持,有了重振家族希望。
今儿个,朱姬身着一袭嫣红锦缎长裙委地,裙上金线绣着繁复花纹,日光下熠熠生辉,仿若流淌金水,华贵无比。行走间裙摆轻摇,似天边云霞飘动。
腰间月白色丝带束出纤腰,外披同色轻纱,质地轻薄如雾,随风飘动如梦如幻。
云鬓高挽成飞仙髻,斜插羊脂玉簪,温润剔透。几缕碎发垂落脖颈边,添慵懒风姿。
长裙裙摆珍珠流苏,随动作发出清脆声响,宛如仙乐。
裙面彩凤振翅欲飞,红宝石镶嵌眼睛闪烁瑰丽光芒,衬得朱姬风姿绰约。
在她身后,侍卫残阳如巍峨高山矗立,给人无可撼动安全感。
残阳身材高大魁梧,肩宽背厚,一袭玄色劲装裹身,布料扎实厚重,肌肉线条紧实有力。
腰间黑色牛皮腰带宽阔坚韧,铜制方扣古朴,微光中闪烁冷硬光泽。
腰佩长剑,剑鞘黑沉,剑柄缠着黑色丝线,抓握顺手,似能削铁如泥,剑柄上镶嵌的那颗幽蓝色宝石尤为耀眼。
残阳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透过青铜面具孔洞警惕扫视四周,守护朱姬安危。表面冷峻,内心敬重朱姬母子。
想起主人嘱托,深知护送任务重大,暗自发誓拼上性命也要护二人周全,平安送回秦国。
再看他面容,虽被青铜面具遮去大半,只露出下颌与紧抿薄唇,却难掩威猛之气。
露在外面肌肤呈古铜色,透着久经沙场的沧桑与坚毅。
额前几缕黑发被汗水浸湿,散落额头,更衬英气逼人。
此刻,朱正推门而入,脚步沉稳,面容沉静,虽年幼却透着成熟稳重。
他目光扫过屋内,毕恭毕敬向朱姬行礼,关切地道:“孩儿向母亲请安,母亲安好!”
朱姬搁下茶盏,眉眼含笑,招手示意:“正儿有心了,来,坐下,母亲有话要与你说。”
朱正依言落座,脊背挺直,双手交叠放膝上,等候母亲下文。
朱姫轻启朱唇,柔声道:“正儿,这些年来,为娘一直让你独自住在姥爷家中,其实是在保护你。你不会怪为娘吧?”
自从朱正有记忆以来,他就一直自己住在碧落庭中,平日连门都几乎不出。因为他出门,就会被街上的小孩子欺负殴打,被骂“秦狗”。当时小小年纪的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招此罪孽,只能站在街上放声大哭。
此时,一个比他大三四岁、同样被打骂的孩子出现在他眼前,就是姫丹,姫丹被骂是“燕狗”。
姫丹看到被打的小朱正,竟然紧紧抱着他,把他护在身下……
后来,他俩就成为了好朋友。
长大些后,朱正渐渐明白,原来自己的父亲是秦国人,母亲是赵国邯郸城最出名的歌姫。无论是谁,只要出得起钱,他母亲就会出现在那个人的床榻上。
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坑杀赵军几十万人,赵国上下视秦国人为洪水猛兽,除之而后快。燕国出兵犯赵,同样招赵国人所恨,所以,他们在街上才被打。
慢慢长大,两人学会了隐藏,装成赵国人,这几年才过得安稳些。其实对自己的身世,朱正真的知道不多,姥爷姥姥都不说,母亲终日不见踪影,更别说来和他聊天告诉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