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四篇 十分钟读通历史系列 | 商朝历史简述,文涛武旅,华文涛,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诗经》有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部落的始祖为契,生母叫简狄,有娀(song)氏之女,帝喾的次妃。简狄在洗浴的时候见到天空玄鸟堕卵,拾而吞之,因孕生契。契长大之后帮助大禹治水,颇有功绩,是大禹的得力助手。以上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您有发现不妥之处吗?哪里不对呢?时间上前后矛盾了,契既然是帝喾之子,又怎么可能帮助大禹治水呢!唐朝大史学家司马贞在他的着作《史记*索隐》中写道:契生尧代,舜始举之,必非帝喾之子。以其父微,故不着名。其母有娀氏,与宗妇三人浴于川,玄鸟遗卵,简狄吞之,则简狄非帝喾次妃明也。
司马贞的观点极具说服力,这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皆因母系主导社会运转的缘故,契的生父身份卑微,完全被忽略了,没有被记载入史册,于是商人的祖先们便创造了一个神话故事来追本溯源,中华自古便有英雄不问出处的雄壮观点,这丝毫不影响商朝历史的璀璨光芒。
商祖契亡故之后,部落首领的大位传了十三代至天乙,天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成汤。商汤经过鸣条之战,取代夏桀,践天子位,建立了大商王朝,成为天下共主。商汤德贤兼备,宽厚仁慈,重用贤臣伊尹、咎单、女(ru)鸠、女房。商民得以安居乐业,整个商国是一片祥和安定的景象。商汤的宽仁厚德还润泽到了动物世界禽兽类,着名的成语“网开一面”便是源于商汤不忍过度杀生的仁德品行,把捕猎的罗网撤去三面,仅留一面。
商汤崩后,一直到太甲继位之前,在位的商王普遍短命,执政时间均比较短,只有三四年左右的时间而已。太甲元年,伊尹做出了商朝历史上着名的伊训、肆命和徂后,主要是规训之辞、政教所当为之辞以及法度之辞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太甲在继位的前几年时间里,有点飞扬飘荡,不明、乱德、暴虐、不尊汤法。伊尹很不满意,便把太甲流放到了桐宫反省,三年的时间中,伊尹自行统揽朝政,代行王权。太甲在桐宫居住的期间,不断的自我修炼,为过往的失德行为痛悔不已,决心痛改前非,努力学习如何做一位有德的商王,痛定思痛之后,太甲身上过往的诸多毛病被统统的改掉了。伊尹很满意,便将太甲迎回来重新做商王,太甲也确实不负众望,执政期间,德贤兼备,商民安宁顺遂,举手称赞,各地诸侯纷纷前来朝拜,史称为商太宗。
太甲崩后,其子沃丁继承王位。沃丁在位期间,贤相伊尹卒,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之,尊荣极宠。伊尹死后,贤臣咎单继承伊尹遗志,坚持使用伊尹制定的政策继续辅佐沃丁治理商国。
沃丁崩后,王位传了三代至雍己,商道开始逐渐衰落,有的诸侯便不再恭敬的朝拜商天子了。雍己死后,太戊继位,太戊在位期间,伊尹之子伊陟为相,有不祥的二木合生于朝,太戊恐惧,询问伊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详的奇异之状。伊陟答曰“皆因帝失德”。太戊听从伊陟的劝谏,开始注意修德修行,于是妖木枯萎而死。从此,帝王德政不修便会滋生妖孽的记载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开始增多,对后世帝王将相的心理生态,对文人骚客的创作心理生态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太戊在位期间,商朝开始复兴,那些时不时不把商天子放在眼里的诸侯也开始恭敬的朝拜了,是妥妥的中兴之主,史称为商中宗。
中宗沃丁崩后,王位前后一共被传了十代至盘庚。前面的九代商王,有子承父位的情况,有弟承兄位的情况、也有侄承叔位的情况。王位的继承方式开始多样化,出现了很多为了争夺大位产生的纷乱,很多有实力的诸侯、飞扬跋扈的诸侯,便开始不那么的恭敬商天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