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六篇 三国诸葛亮 多才多技 擎天柱石,文涛武旅,华文涛,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时候,每当元宵佳节来临之际,爸爸妈妈总会为家中的娃娃们准备一叠灯笼,纸糊的,很薄很薄,中间用篾竹片做骨架,四周圈是细细的铁丝圈。中间的位置,是用铁丝攒起来的一小撮,将蜡块中间顶一个洞出来,铁丝穿洞而过,固定好,点燃,待到热气足够多时,便会将纸糊的灯笼撑的鼓胀起来,双手轻轻托举,向上一放,便腾空而起了。身边一块长大的发小,弟弟妹妹和邻居的堂弟妹们经常会一起放灯,有时候,一个瞬间,一片巴掌大的天空会飘满十几盏灯,那景象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有几分壮观呐,母亲告诉我那叫“孔明灯”。

我很疑惑,为啥叫这么个名字呢,后来上了学堂,读了书之后,知道孔明是一个人,孔明是字号,原名叫诸葛亮,是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仙”。再后来,又通过阅读一些小人书和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知道了更多的关于孔明的故事。比如,“草船借箭”、“弹琴退仲达”“三气周公瑾”等等,那时候秀才年纪尚小,不懂国家大事,完全不明白诸葛亮的蜀国丞相的柱国大臣的显赫身份,只是很自然的觉得,哇塞,他好厉害呀,特别聪明,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没有他打不败的敌人。

心中的崇拜之情,无与伦比,小心脏天天开始琢磨“我长大以后要是能成为孔明一样的聪明的人多好呀”。哈哈哈,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笑,因为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呀,此生只有仰首敬仰的份儿了,诸葛亮可以作为秀才终身学习的榜样。

孔明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呢?若以秀才现在的年龄来看,我会说他是蜀汉丞相、北伐大元帅,是忠正贤良的化身,政治人物,手握重权。这些政治色彩颇浓的词汇貌似距离现代生活中大多数普通的我们,太过遥远了。我们只探取我们可以无障碍吸收的经验和养分,以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必过于着急,来杯正山小种野茶,先来回顾一下孔明的外貌如何。哈哈哈,看脸的时代,万事都要先看外表,其实不全是世俗的原因。很多时候,外形是内在的具相,有时表里如一,有时截然相反,古往今来,无论是“职场”还是情场,因为外貌看错了,造成了多少悲欢离合,史不绝书。滚滚的历史长河证明,孔明表里如一,为人中龙凤,几乎没有缺点。

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身长八尺,说明形象高大挺拔,符合中国古代凛凛八尺男儿的标准,绝对不是猥琐男的丑态。面如冠玉,说明他饱读诗书,古人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颇有道理。至于头戴的发饰和服装,是道家黄老学派的风格,其实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心中一直有学道、化仙的理想追求。

只是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情,从此便尽心尽力辅佐,帮助刘备实现隆中对的战略判断。后来又受刘备托孤之重,鞠躬尽瘁,倾全国之力北伐,全力以赴为实现中兴大汉而整日劳碌奔波。纵览整部三国,没有一处描写孔明为名为利为权而争斗的描述,一点都没有,他心中永远装的是江山社稷、百姓疾苦。孔明以出世的心态而为入世之事,颇有老子思想“为而不争”的味道,此点很值得我们后辈青年们学习呀。

来看看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物嘛?好像极少,哪个不是为名为利为升职为加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若一个人的终极追求是钱财与职位,就显得格局小了,气魄小了,志向小了,最后的结果往往也总是不理想。不想跑第一的人,永远得不了第一。秀才非常羡慕在各个领域取得顶峰成就的人,不是赚多少钱,不是职位有多高。

科学界,各个细分领域的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取得的科研突破,令秀才仰望。文学界,大师泰斗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走出迷茫,令秀才叹服。企业界,企业家们为民族利益为国人立于世界而日夜研发高精尖产品,打破了大国的封锁垄断,秀才对此肃然起敬。

少年立志当高远,青年为志而努力拼搏,能守住初心,太难,太不易了。为何?因为现代社会给我们青年一代很大的压力,压力一大,动作就容易变形,状态就容易焦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若青年们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存款,还能平心静气的搞研究做创作吗?平心而论,很难,除非他不是一般的人,普通人的欲望他都没有。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到了,你就能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策马狂奔,才有可能获得一点点成功的可能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诡异降临,我坐拥万亿冥币封神

孟则

我有一本鬼神册

一直关机

穿书后艰难谋生记

新新新新呀

万古第一神

风青阳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九洲神纹

碳烤串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