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8章 各州刺史,三塑强汉,深山老僧,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彪想到杨修所说的“大势如此”,更是感到后怕。

他真率领弘农杨氏与成公子对抗,那可就不是他一人身死道消那么简单了,恐怕弘农杨氏都会效仿兖州的部分士族,从此沦为农户。

而且,前几日说科考时,荀彧还专门说过,凡抗拒朝廷之世家大族,其族人十年不得参与科考。

目前,弘农杨氏除杨修之外,本就没有大才之人,如果一旦沦落,又不能参与科考,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四百年的传承,祖上积累下来的“一门忠烈、世代贤良”之名……

他知道杨氏在荆州南郡还有一个分支,可那个分支,似乎也没出什么大才之人。

更何况,自己目前未及半百,却已位列三公。

如此大好年华,真就要葬送在与成公子对抗之中吗?

纠结,万分的纠结。

此时,荀彧也发现在诸葛亮说出下一步的谋略后,群臣不仅不再开口,而且个个都出现了惶恐之神色,稍稍一想,便知是怎么回事了。

“诸公勿忧。”荀彧开始安慰群臣。

“成公子说过,在世人不知新农体系之利时,士族反抗也是情有可原。

“只不过,当年陶谦刺史和兖徐士族不应该听信谗言,而应该派人去青州仔细了解一下新农体系,判断对士族的利弊后,才来决定何去何从。

“如今,‘破坏春耕’之大罪已经犯下,陶谦与徐州当年参与的士族,总要受到惩罚。

“当然,我大汉律法不会轻易杀人,一切将不悖大汉律法。

“至于朝中诸公,则需要认真反思。

“在青州大学堂门前,不仅镌刻着‘圣道四为’,还镌刻着成公子另外几句话,我在这里给大家诵读一番。”

说完,荀彧站起身来,还整理了一下衣衫,严肃又崇敬地大声说道:

“为人者,当良善为先。存善念、行善事;孝尊长,悌兄长;睦邻里,做良民。

“为士者,当堂堂正正。怀天下,忠于国;研学问,习实技;摒邪恶,远宵小;积于学,发于专。

“为官者,当坦坦荡荡。去私念,避奸佞;展长策、出方略;护万民,福一方;兴大汉、留史名。”

荀彧重新坐下,缓缓说道:

“此三句,在青州被学子、士子称为‘立世三为’。

我荀彧本事不大,但必以‘圣道四为’和‘立世三为’为铭,终生不渝。”

此时,群臣明知成公子已经不会为“兖徐犯青州”和“同化”之策,而为难他们,但对比“圣道四为”和“立世三为”,他们还是觉得羞愧,脚趾头都在抠地了。

“对了,《汉报》社长委托我先与诸公打个招呼,凡是京官京吏,皆可为《汉报》撰写文章,均为《汉报》特约撰稿人。

“而按成公子的要求,为《汉报》供稿,同样要列为考成内容。

“一年后,《汉报》会增为八版。届时,评史论今、诗词歌赋、美食佳肴、民间新创、国策剖析、重大工程、异域风情等内容,皆会上报。

“我大汉,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大汉,本应是海纳百川的大汉。”

群臣皆都面露震惊之色。

他们不是为他们是否成为撰稿人而惊。

他们惊的是这成公子的抱负到底有多大!

很明显,成公子给他们展现的,是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大汉。

《汉报》社社长是谁?

在东汉末年不是很出名,但史上却是大大有名之人。

谁呀?

成语“悬梁刺骨”的主人公之一,“悬梁者”孙敬孙文宝。

他入青州大学堂求学,为了避免苦读之时打瞌睡,就把头发绑在屋梁之上,一打瞌睡,就会把他拽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精灵:我靠宝可梦们的背景吃软饭

故勒顿

重生之官途风云

轩辕鸿蒙

坐断满江红

秦古云

红楼大当家

潭子

修仙:我是美女眼中的香饽饽

浊世渡难

地狱游戏开始,请选择你的外挂

明天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