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汝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经豕喙乡,镜花缘,(清)李汝珍,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了两日,路过伯虑国。唐敖又要上去游玩。多九公因配药不能同去,林之洋同唐敖去了。二人去后,多九公配了许多痢疟及金疮各药,以备沿途济人之用。方才配完,唐、林二人也就回来。

唐敖道:“怪不得九公不肯上去,原来此地另是一种风气。刚才小弟见他们那种磕睡光景,好无兴趣,并且行路时也是闭目缓步。如此疲倦,何不在家睡睡?必定勉强出来,这是何意?”多九公道:“海外有两句口号,说这伯虑国的风俗,难道林兄也不知么?”林之洋道:“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九公所说口号,莫非就是这两句?怎叫忧天、愁眠,俺却不懂。”多九公道:“当日杞人怕天落下把他压死,所以日夜忧天,此人所共知的。这伯虑国虽不忧天,一生最怕睡觉。他恐睡去不醒,送了性命,因此日夜愁眠。此地向无衾枕,虽有床帐,系为歇息而设,从无睡觉之说。终年昏昏迷迷,勉强支持。往往有人熬到数年,精神疲惫,支撑不住,一觉睡去,百般呼唤,竟不能醒。其家聚哭,以为命不可保,及至睡醒,业已数月。亲友闻他醒时,都来庆贺,以为死里逃生,举家莫不欢喜。此地惟恐睡觉,偏偏作怪,每每有人睡去,竟会一睡不醒,因睡而死的不计其数,因此更把睡觉一事视为畏途[1]。”唐敖道:“此处既有睡去不醒之人,无怪更要愁眠。但睡去不醒,未免过奇,不知何故?”多九公道:“他们如果也像常人夜眠昼起,照常过日子,何至睡去不醒?因他终年不眠,熬的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兼之日夜焦愁,胸中郁闷,一经睡去,精神涣散,就如灯尽油干,要想气聚神全,如何能够!自然魄散魂销,命归泉路了。”唐敖道:“此地寿相如何?”多九公道:“他们自从略知人事,就是满腹忧愁,从无一日开心,也不知喜笑欢乐为何物。你只看他终日愁眉苦脸,年未弱冠,须发已白,不过混一天是一天,那里还讲寿数。”唐敖道:“可见过于忧愁,也非养生之道。今听九公之言,小弟从此把心事全都撇去,乐得宽心,多活几年。”

又走几时,到了巫咸国。把船收口。林之洋发了许多绸缎去卖。唐敖因肚腹不调,不能上去。多九公向来游玩,原是奉陪的,今见唐敖不去,乐得船上养静。唐敖闷坐无聊,来到后面柁楼,四面望一望道:“请教九公,那边青枝绿叶,大小不等,是何树木?”多九公道:“大树是桑,居民以此为柴,小树名叫木棉。此地不产丝货,向无绸缎,历来都取棉絮织而为衣,所以林兄特带绸缎来此货卖。”唐敖道:“小弟向日因古人传说‘巫咸之人,采桑往来’,以为必是产丝之地,那知却是有桑无蚕。可惜如此好桑,竟为无用之物。舅兄此去,货物可能得利?”多九公道:“当初有人来此贩货,如财运亨通,竟可大获其利。因木棉失收,国人无以为衣,丝货一到,就如得了至宝一般,莫不争着购买。近来此树茂盛,来此贩货的不能十分得利。但木棉究竟制造费力,兼之此地不善织纺,如有丝贩到此,那富贵之家,或多或少,也都出价置买。就只利息不能预定,只要客贩稀少,也就获利了。”唐敖道:“偏偏小弟今日患痢,不能前去一看。”多九公道:“贵恙既是痢疾,何不早说?老夫有药在此。”即取一包药末道:“药引都在上面,按引调服,不过五六服就可痊愈。”唐敖随即照引服了。当时林之洋也就回来,谈起货物:“原来此地数年前,外邦来了两个幼女,带了许多蚕子,在此养蚕织纺,连年日渐滋生。本处也有人学会织机,都以丝绵为衣。俺们丝货虽不获利,还不亏本。喜得前在白民国卖了一半,存的不多,再耽搁两日,就好出脱了。”安歇一宿,次日仍去卖货。

唐敖又把药末用了一服,竟自痊愈,着实欢喜。来至后面,再三拜谢道:“九公此药,不啻仙丹!是何妙品,如此神效?”多九公道:“当日老夫高祖母常患此病,我曾祖百般医治,总不见好。后来亏得割股煎药,才能脱体。过了几年,我高祖母年已六旬,又患此恙。因素日晓得我曾祖为人最孝,恐有割股等事,到了煎药时,总要亲自过目,方肯下咽。后来日重一日,我曾祖无计可施。因敝处有座大山,名叫小方丈,恐有仙人在内,于是赤足披发,一步一拜,来到山上,叩求神仙垂救,情愿减寿代母。如是三日三夜,水米不曾沾唇,到第四日,有个渔翁传了此方。一连进了五服,这才痊愈。又活四十年,到了一百岁,无疾而终。所以此方流传至今。”唐敖道:“九公令曾祖既割股于前,又叩祷之后,如此孝心,自然该有神仙传此妙方。既这等神方,九公何不刊刻流传,使天下人皆免此患,共登寿域,岂不是件好事?”多九公道:“我家人丁向来指此为生,若刊刻流传,人得此方,谁还来买?老夫原知传方是件好事,但一经通行,家中缺了养赡,岂非自讨苦吃么?”

唐敖摇头道:“那有此事!世间行善的,自有天地神明鉴察。若把药方刊刻,做了偌大善事,反要吃苦,断无此理。若果如此,谁肯行善?当日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诸如此类,莫非因作好事而获善报。所谓‘欲广福田,须凭心地。’九公素称达者,何以此等善事,倒不修为?即如令曾祖以孝心感格,而得仙方之报。今九公传了此方,又安知不别有富贵之报?况令郎身入黉门,目前虽以舌耕为业,若九公刻了此方,焉知令郎不联捷直上?那时全食皇家俸禄,又何须几个药资为家口之计呢?”多九公点头道:“唐兄赐教极是。日后老夫回去,定将此方刊刻流传,并将祖上所有秘方也都发刻,以为济世之道。就以今日为始,我将各种秘方,先写几张,以便沿途施送,使海外人也得此方,岂不更好!”唐敖道:“‘人有善念,天必从之。’九公既发这个善心,日后自有好处。请教此方究竟是何妙药?”多九公道:“此方用苍术(米泔浸陈土炒焦)叁两,杏仁(去皮尖,去油)贰两,羌活(炒)贰两,川乌(去皮,面包煨透)壹两伍钱,生大黄(炒)壹两,熟大黄(炒)壹两,生甘草(炒)壹两伍钱,共为细末。每服肆分,小儿减半,孕妇忌服。赤痢用灯心叁拾寸,煎浓汤调服;白痢生姜叁片,煎浓汤调服;赤白痢灯心叁拾寸,生姜叁片,煎浓汤调服;水泻,米汤调服。病重的不过五六服即愈。但灯心、生姜,必须照方浓煎,才有药力。”把方写了。唐敖接过,看一看道:“小弟每见医家治痢,用大黄数钱之多,仍不中用,何以此方只消数厘,就能立见奇效?可见用药全要佐使配合得宜,自然与众不同。”一时闲话,忽然想起骆红蕖所托的事来。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1]畏途:危险可怕的路途,比喻不敢做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疯了吧?我刚先天他就仙帝了!

永恒火焰

仙武:无限推演金钟罩,横推万古

古百川

快穿:虫族女王她靠生崽躺赢

千年阿飘啊

阴阳神算

寿比南山

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震动

卧尤闻画

痞子,你给我站住!

加辣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