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咖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崇祯是我老丈人!,BB咖啡,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她偏偏只讨好自己一人。
这不是挑拨是什么?
真是手腕高超。
朱慈烺浑不在意,仍是个懵懂少年,还好无甚影响,而孙传庭突然警醒,呆愣片刻,背后冷汗涔涔。
孙传庭刚才的确有过一丝不满,甚至嫉妒……
直到沈天石那一巴掌落下,他才猛然惊觉,就连大明首辅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她迷惑了!
“你,你这……邪魅女子!”
孙传庭汗如雨下,这才明白为何洪承畴那样坚毅之人,当年会被这女子硬生生说服投降。
也领悟了多尔衮那样的狠辣之人,是如何被她驯服的。
沈天石面如寒霜,凝视着大玉儿,仿佛面对一条致命的媚蛇,冷冷道:“欺骗你,你……配吗?”
“来人。”
“将太后带走,严密看守。”
亲兵将大玉儿母子带离。
“真是,真是……”
孙传庭仍在拭汗,冷汗淋漓:“真是毒似蛇蝎。”
用这个女人换取三十万旗人的生命,此刻孙阁老觉得再划算不过,此女必须严密看管,绝不能放回原处。
即便是武则天,也不过如此!
这多少有些误解了大玉儿,也许这只是她的本能,从十三岁起,在残酷的清宫中磨练出的演技。
但这并不重要。
“嗯。”
沈天石点头,一脸严峻。
次日,天边泛起曙光。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空气更加炽热。
“驾!”
万众瞩目之下,轻骑兵从明军大营疾驰而出,将一封书信投递进城,标志着明、清两国正式开启和平谈判。
书信送达清宫,宫内一片死寂。
“明狗狂妄!”
宫中骂声一片,这样的条件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玉石俱焚,杀尽明狗!”
一众小辈纷纷咒骂。
“住口!”
郑亲王济尔哈朗怒火中烧,咆哮如兽,目光扫过那些张牙舞爪的年轻贵族,他的嘴角泛起痛苦的水泡。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若有任何一个有骨气的,还需要太后与大清的天启皇帝亲涉险境,与敌谈判吗?
“简直,一帮废物。”
老亲王颤抖着,这帮只会空谈的懦夫,为何要模仿那些只会口头斗争的文人?
他们骑术平庸,只剩下一肚子抱怨的本领,关键时候个个胆小如鼠。
如今,太后与皇帝已付出了代价,大清还有何条件可谈?
“来人……”
济尔哈朗颤抖着握起龙纹令符,按下决心,闭目盖下印章,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沉沉印在羊皮纸上。
印鉴落定,济尔哈朗瘫倒在椅中。
和平协议已成,决定两界命运的旷古大战缓缓落下帷幕。
明军在烽火连天中日益壮大,而清军失去了最精锐的上三旗,及大批蒙、汉联军。
出征时气势如虹,归来时凄凉满目。
大清王朝的日暮西山已无法逆转。
而重生的大明如曙光般在东方崭露头角。
以此为基础,明、清两国订立盟约,暂时停战,在明军警惕的目光下,双方开始商议人口交换。
三十万人口的交换不能一蹴而就,须分期进行。根据约定,清军先释放十万京师平民。
随后,山海关的明军将开启城门,放十万旗人回归辽东故土。
如此交替三次,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正午,烈日当空,阳光炙热。
城门大启,明军整装以待,目睹十万京师平民携家带口,自城墙豁口蜂拥而出。
许多原本绝望的民众看到严阵以待的官兵、列队的火枪与大炮,纷纷狂奔过来,泪流满面。
一时之间,哭喊声四起,明军迅速上前接应。
哪怕大明朝廷腐朽不堪,那也是自家的土地,与清军的侵占截然不同。清军入城,便是横行霸道。
从上至下,数十万旗人如狂马般圈地,掠夺商铺,侵占私人财产...
不给就杀。
自顺治元年以来,数十万旗人肆无忌惮地掠夺大明百姓,直到康熙年间才假意颁布禁令。
真是伪善至极!
从顺治到康熙,他们抢了多少年,能抢的早已搜刮殆尽,还用得着康熙帝假惺惺禁止吗?
虚伪的仁慈,虚假的悲悯。
在震耳欲聋的哭喊声中,严阵以待的明军急忙接引十万民众,于京畿附近设立众多粥棚。
先安顿下来,再逐一安排迁移。
到了午后,北郊的旗人也开始向北行进,当然,人可以离开,但物资、财物、兵器、粮食,都得留下。
这些都是大明子民的财产。
在喧嚣中,十万明人与十万旗人各自归途,东直门秩序井然,而北郊的旗人则哭喊连天...
遵循古老的契约,无数部落之人被迫舍弃了他们的宝石与秘银,抛弃了珍贵的物资与魔法粮草……即便是已融入血脉的财富,此刻也得强行剥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