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咖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新皇,崇祯是我老丈人!,BB咖啡,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孙传庭、史可法等内阁大臣早在松江府搭建好了祭坛,就等新皇一下船便举行登基仪式。
江堤之上,旌旗如林。
焚香祭天,祭奠祖先,年仅十三岁的大明新皇朱慈烺身披龙袍,万众瞩目,他在凤威军的守护下缓缓走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如潮涌。
“我大明,无往不胜!”
在狂风巨浪的呼啸声中,朱慈烺身披龙鳞铠甲,走在前方,逐一扶起那些匍匐在地的帝国阁僚。
他轻声说着鼓舞人心的话语。
沈天石偕同公主皇后们,带领一群威武的凤凰卫将领紧随其后,彰显出凤凰卫上下对新王的坚定支持,这一姿态令所有人宽心。有了军队的鼎力支持,朱慈烺的王位稳如磐石,无可撼动。
大明王国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洋溢着欢乐与喜悦。
新王不愿前往金陵,选择在松江府定居。或许是因为那位金陵的太上皇余威尚存,让朱慈烺仍有些忌惮。毕竟,崇祯帝是他亲生父亲,从小到大未曾停止过训诫。
“姐夫……”
看着复兴国王楚楚可怜的模样,沈天石淡然一笑:“好吧,就留在我这里,哪儿都不用去。”
“哦耶!”
皇上顿时眉开眼笑,欢天喜地地身披龙鳞铠甲,再次跑进兵营,玩耍他的魔法火枪和战马。
“这……?”
百官面面相觑,一时语塞。然而,孙传庭、史可法等重臣视而不见,立刻下令在松江府设宴,款待民众。
朝廷出资宴请百姓,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那一晚,许多人沉醉于酒香之中。
次日清晨。
开胃菜过后,主菜终于登场。大明公主驸马沈天石得到了封赏,新王亲笔御批,任命他为大明兵马大督府的督军。
这是众人的共同期待,江南地区再度沸腾。
简朴的封赏仪式后,沈天石入驻大督军府,标志着大明年轻一代正式掌握了军权!
这座大督军府,如同大明的军事参谋总部,掌控天下兵权,从此杜绝了外行指挥内行的愚蠢局面。
大明兵马大督,一时风光无两。
身份确定后,沈天石开始大规模重整明军,废除旧式军事制度,改造成垂直管控的中央军体系。
裁撤冗余,撤销无效,扩充编制,雷厉风行地建立了三大边防军。
三大边防军分别是中原边军、江南边军和南疆边军,此外还有一支松江水师。三大边防军加上松江水师,构成了新明军的核心战力。
边防军长官被称为统帅,同时兼副督军,拥有参与军事顾问的权力。
中原边军分为李锦部的左军和李岩部的右军,兵力扩展至十五万,主要任务是守护中原地区。
江南边军以凤凰卫为基础,原本三万兵力之上,又增设了一支预备部队,同样拥有三万兵力。
这是一支随时准备战斗的机动兵团。
同时,松江水师的规模扩大至五万。
如此一来,沈天石这位大明淮王直接掌握的江南边军,加上独立的水师,总计兵力达到了十一万。
南疆边军实力稍弱,统帅职位授予了郑芝龙。
复兴元年,三月初。
在大规模改革之后,军政秩序井然,沈天石又与阁僚商议,决定对那些如猪一般昏庸的藩王采取行动。
图穷匕首现。
“削藩!”
这才是重中之重!
在奇幻的时空中,大明纪元,沈刊披甲挺身而出,一连数篇檄文直指各地,斥责那些沉迷安逸的封疆王者。
福王、潞王、鲁王……无数混杂的称号,宫廷无畏地颁发法令,剥夺了这些慵懒王者的封号。
贬为凡人!
此事出乎意料地顺利,不仅大明子民,就连朝廷内外的官员也对这些如猪般无能的藩王深感厌倦。
他们一事无成,却一个比一个贪婪。
这道法令让大明领土内的民众拍手叫好,这次朝廷的决心坚定不移,几位藩王的微弱反抗毫无作用。
朝廷当然也为这些大明藩王留了退路,只要交出领地与田产,王府、私人财富得以保留。
这已是极尽宽厚了,不是吗?
谁也没料到,削藩令一出,首位响应的竟是关中的秦王。
这位年轻气盛的君主不但公开支持削藩,甚至率先自废王位……
关中的秦王殿下褪下华丽的龙袍,将田产悉数献予朝廷,欣然移居松江府。
一时之间,天下震惊,这位殿下是疯了吗?
怎会有王爷主动放弃尊贵身份,自我割舍?
然而外界怎知,秦王早已不屑于那片狭小的土地。在田间劳作,忍受辛劳,一年到头能赚多少?
秦王是大明皇家贸易公司的董事会巨头,他领略到了土地开发的利润,如今已成为关中势力的领袖。
这样的选择合情合理。
换做你,愿意成为地产大亨,还是在关中过着猪一般的生活?
因此,有了秦王的示范,福王、鲁王、潞王等大明藩王只能勉强接受现实。
在孙传庭和史可法两位阁僚的果断执行下,内阁如疾风骤雨般行动,多年来困扰大明的藩王土地纷争问题大致解决。
大明终于摆脱了养尊处优的藩王这一重负。
中兴元年,三月中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