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小马过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1章 去罗溪村,宦海扁舟,有一只小马过河,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位姓金的负责人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主,很快就把整个厂里的基本情况,向梁宁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当然他的话里话外还是少不了对鄢道然等领导们的赞美之词,就连梁宁这一趟前来,都成了鞭策他们企业前进的源动力。
这家加工企业生产加工的,是当地盛产的一种荆棘果。
这种荆棘的果子在当地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用不着人工种植与培育,只要安排人上山去采摘就行。
而且加工的要求也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可以说只要投资一些设备,再招来一些工人就可以形成规模加工。
能够这样就地取材发展当地的经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件有益于当地发展的好事。
梁宁虽然谈不上喜欢这位金总满嘴跑火车的说话方式,但是对他能够到这个穷乡僻壤来投资,还是表示了支持与鼓励。
金总借机又提出来想与梁宁以及鄢道然一块儿合张影,梁宁也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这个要求。
随后梁宁又问了几名加工厂工人待遇等一些情况,这些工人们都表示能来加工厂里打工。
都表示比起原来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等着老天爷赏饭吃的生活那是不知好了多少倍。
几个工人都异口同声表示这是乡里的功劳,是鄢书记为当地老百姓谋的福利。
若是没有后面这一段画蛇添足的表现,梁宁还真的几乎就信了他们说的话。
在下面乡镇里待过的梁宁,很清楚这些农民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就算是和刚去过的哈玛村比起来,这些人表达的水准比起他们那也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得不让梁宁对他们话里的真实成份有所怀疑。
想起在路上冉晓天跟自己说过的,县里彝家新村的那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从这唐家山乡迁出去的。
那这些所谓的村民们又是哪里来的呢?
带着这个疑问梁宁提出,想去周边的村里看一看。
“梁书记,周边多数的村民,都响应县里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的号召,两年前就陆续搬到县城里面去了。现在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村民们留了下来,并且都分散在了近几年来乡里投资的几个企业,所以村上几乎已经没什么人了。”
这么听起来鄢道然的话也没什么毛病,大多数的人都去了县里。
少部分留下来进了这些企业,吃住也都在企业里面,村上确实也应该是没有什么人了。
“是啊梁书记,您不知道我们这里一些村寨地处偏僻,现在村民们都离开以后,许多村子里面年久失修,连房子都倒得差不多了。”
说话声音能有这么好听的,在这些人当中也只有乡党政办主任梅婷一人了。
梅婷在说话间还把手里拿着的一瓶饮料非常自然地递给梁宁:“梁书记,您尝尝这是刚灌装好的,看看和您中午喝的口感有没有什么不同?”
梁宁只是朝她微微摆了摆手接着道:“我还是想去村里看一下,鄢书记觉得方便吗?”
“方便,方便,这能有什么不方便的。梁书记下来是来检查指导工作的,我们欢迎都来不及。”
“梅主任,你去安排一下,我们马上出发去汪桥村。”
梅婷点了点头又和梁宁打了一声招呼,这才转身走出了生产车间。
金总那双冒着绿光的小眼睛,一直盯着她凹凸有致的背影。
等梅婷都已经消失在了视线的尽头,才依依不舍地收回自己的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