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章 五莲县街头镇金川峪村的历史和传说,家乡美01,山东人秦,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街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历史文化展示宣传版面:
【地名志】金川峪(Jin chuānyu)
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街头镇政府驻地东南方 5.2 千米处的金川峪,镶嵌在东西两山峡谷之中。村庄如繁星般沿着河岸散落,聚落恰似南北走向的矩形。它东与东港区接壤,西至东城仙,南依洪河东沟,北连王世疃,辖区面积达 404.23 公顷。据《周氏族谱》记载,明初时期,周姓人家从河南省汝南县迁徙至此,因在挑沟河下游建立村落,故而得名下河。1981 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为避免与中至乡下河同名,遂取吉祥之意更名为现今之名。下辖东沟自然村,共有 4 各村民小组,230 户人家,666 人。这里的耕地面积大 113.28 公顷,主要种植地瓜、花生、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健身广场
【沙堤碑记】筑堤防洪水工程的说明,宛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沙堤碑,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地矗立在街头镇金川峪村北河南岸路东。它始建于民国十年辛酉八月,这座石质的丰碑,高达 2 米,宽 1 米,厚 0.3 米,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碑文恰似一曲激昂的战歌,奏响着村民们抵御洪水的坚定决心。昔日,大禹治水,天下得以安宁;如今,吾村北临大河,屡次遭受水灾的蹂躏。有地者心甘情愿舍弃土地,众家齐心协力筑起堤防,犹如钢铁长城,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堤上一律栽种草树,若有人损伤,必将严惩不贷。这些树木,犹如村庄的守护者,若有村落,众家共同享用,地主不得擅自作主。特欲将此功绩永垂不朽,故而刻石以昭告后来者。首事人朱立朋、朱立法、高会接、周衍玉、迟肇熙,在民国十年辛酉八月,由高蔚云执笔,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