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终宋一朝,都没收复幽云(加更求月票
翻个小白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终宋一朝,都没收复幽云(加更求月票,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翻个小白眼,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终宋一朝,都没收复幽云(加更求月票)
“官家,臣觉得,不应当册封二皇子为太子。”</p>
万岁殿内,赵普对着赵匡胤拱手说道,极为认真。</p>
这话,可谓是石破天惊。</p>
也和赵匡胤喊赵普前来,向他询问这事情的本意完全相反。</p>
但赵匡胤却并没有什么神情变化,保持着姿势不动,目光平静的看着赵普,等着他的下文。</p>
“二皇子殿下,虽是官家如今最年长的儿子,且已成年。</p>
但他身上还没有爵位,此时直接封为太子,着实是有些拔的太高了。</p>
和官家之前所想,让二皇子稳扎稳打的想法差的太远。</p>
所以,臣觉得应当先册封二皇子为王。</p>
“封什么王?”</p>
“既为官家如今最大的儿子,自当封秦王。”</p>
听了赵普的话,赵匡胤那没有表情的黑脸上,露出笑容来。</p>
“则平所言甚是,正合我意,我也觉得先封为秦王最好不过。”</p>
他就知道,赵普不会让自己失望。</p>
赵普了解他,他又如何不了解赵普呢?</p>
秦王,可不是一般的王。</p>
尤其是宋朝可以说,是结束了唐末以来的乱世,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朝代。</p>
对他们而言,最具有参考意义的,除了后周之外,便是大唐。</p>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太宗文皇帝秦王的封号,那是人尽皆知。</p>
且在兄弟里也是行二,那么给赵德昭封为秦王,这里面的意义不言自明。</p>
“秦王册封大典,就交给则平你来办吧。</p>
要将之给办好,这是我的儿子、我大宋的秦王,典礼要隆重,不能失了身份。”</p>
赵普躬身领命,嘴角一抹笑容一闪而逝。</p>
这件事,便是官家不出声交代,他也会拼尽全力将之给做好,不出什么差错。</p>
绝对要超过赵光义,被册封为晋王时的规模。</p>
这等能让赵光义吃瘪的事儿,他自然是乐意做的。</p>
刚回京就摊上这么一个好差事,他又怎能不尽心竭力?</p>
而这事儿,看起来是官家要册封二皇子为秦王,可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p>
这后面的意义大了去了。</p>
这表明了官家在皇储之事上彻底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亲儿子,而不是赵光义。</p>
让自己来操持这事,既是给自己这个再度拜相之人一个树立威望,让人知自己受官家宠信的机会。</p>
同时,也明确的告诉了自己,对赵光义可以打擂台,不用有太多的顾虑。</p>
这对于在河阳时,无数次在心里忧虑过,自己会不会被赵光义派人暗杀。</p>
或者万一官家今后把皇位真给了赵光义,让赵光义当了皇帝,自己作为其头号大敌,又如何能活命的赵普来说,又如何不让他欢喜?</p>
这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消息!</p>
同时,心里面也止不住的好奇,官家到底是经历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样的刺激,才能如此果断干脆。</p>
连赵光义使出来的,这等能打在官家七寸上的招式都不好使了。</p>
让以往在这事情上,一直犹豫不决,看起来想要比较温和的来处理的官家,变得如此之急迫。</p>
从让二皇子赵德昭,奉旨出迎李煜,再到此时准备立秦王,竟然连一个月都不到!</p>
莫非……莫非是……!</p>
如此想着,心头突的一跳,一个想法出现在了他的心头。</p>
莫非……这是官家身体出了毛病,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才会如此?!</p>
越想,赵普就越觉得事情便是如此。</p>
除了这个,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来解释官家这一反常态的举动了。</p>
他有心想要问上两句,关切一下官家的龙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