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赵光义来了?来的好!让他进来!
翻个小白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赵光义来了?来的好!让他进来!,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翻个小白眼,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偏偏得了这一场病,将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给打碎了。</p>
别说是正常的生活了,便是连寿命也所剩无多。</p>
父皇一直隐瞒着真实情况,从不让人告诉自己。</p>
又怎么可能完全瞒得住?</p>
诗结尾处的这种洒脱,只怕自己是学不来的。</p>
一个寿命所剩不多的人,又怎么能洒脱?</p>
看着这诗,脑海当中便不自觉的,浮现出了那写诗的人。</p>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p>
怎么能写出这般好的诗?</p>
这般富有哲理,发人深思,引人共鸣的诗,怎么能是他这么一个十三四岁的人写出来的?</p>
在花间小筑时,初听这诗,就被其惊艳,吸引了诸多心神,没有心思往别处想。</p>
而今归来,细细品味,越品味越觉得好奇。</p>
这个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小上一些的少年,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能有如此感悟?</p>
宛若经历了几十年,人生一般。</p>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p>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p>
老僧是谁?</p>
和他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交集?</p>
那损坏的墙壁之上,先前他又在上面提了什么诗?</p>
他又是和谁一起经过了这处禅寺?</p>
为何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多的经历,这么多的感慨,这么多的人生感悟?</p>
还能将这些写得如此之优美!</p>
还有,他又是哪里人?又是因为什么事,才会被父皇给关到花间小筑的?</p>
楚国公主赵润娘,心中升起了无尽的好奇。</p>
在出神的想着这些事情时,她无意识的鼓起半边腮帮,左右来回的倒腾着换气儿。</p>
还有,他说他那里还有一些好诗词,让自己今后每五天去一次。</p>
能被这样的人,称为好诗词的东西,究竟会是怎样惊艳?</p>
会不会比这首无常还要好?</p>
自己再次前去,他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p>
想着这些,赵润娘觉得心都要飞起来了,只想要这个时候,就到花间小筑去……</p>
不远处静静侍立着的华嬷嬷,看着楚国公主的模样。</p>
脸上出现了一抹姨母笑,这个状态的阿公主殿下,她可还是第一次见……</p>
……</p>
河阳,天空阴云密布,却并没有下雪,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往下落个不停。</p>
偏偏天气又冷,雨水来不及流走或者下渗,便已被冻住。</p>
地面上结了冰,树枝上,枯草上……也都结了一层冰。</p>
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晶莹剔透起来。</p>
风一吹,无数冰棍相撞,发出一阵儿清脆声响,甚是悦耳。</p>
温暖的房间里,河阳节度使赵普赵则平,面前放着一个红泥小炉,温着酒,酒香弥漫。</p>
在这等天寒地冻的时节里,待在屋子中,围着炉火喝上一杯温酒,最是惬意不过。</p>
可赵普的心思显然不在这里,小炉上的酒,都已经煮开有一会了,也不曾有丝毫倒酒喝的意思。</p>
只透过窗子,出神的望着外面。</p>
寻常人看见,只道他是为外面这绝美的景色出神。</p>
但不远处侍立的老仆却知道,相公看的根本不是外面的景致,而是那遥远不可见的汴梁。</p>
那很有可能,此生都没办法再回去的汴梁……</p>
……</p>
万岁殿内,赵匡胤在处理政务,可刚才在李小郎那里所听的诸多事情,不断的在脑海中盘旋,让他的心很难静下来。</p>
好做,好为之,烛影斧声,牵机药……</p>
“官家,晋王求见。”</p>
王继恩的声音远远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p>
嗯?!</p>
赵匡胤目光一凝,还当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p>
“让他进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