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焉能有兄终弟及之事?
翻个小白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焉能有兄终弟及之事?,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翻个小白眼,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是……这次让日新做了此事,那三弟那边又会作何想?</p>
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亲儿子,而赵匡胤又是一个注重亲情的人。</p>
当这些和权力,以及纷争出现在一起的时候,便是赵匡胤这个开国皇帝,也觉得有些头疼,难做。</p>
好一番的犹豫之后,赵匡胤最终下定了决心,这事儿还是让日新来吧。</p>
日新已经二十五了,可以多做一些事情了。</p>
和自己三弟相比,日新不论是影响,还是官职爵位都要差得远,也是该让日新适当的往上面升一升了。</p>
况且,在李小郎这件事情上,自己一开始时误会日新了。</p>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日新很有可能不仅没有被骗,反而立下了不世奇功。</p>
单从这方面论,也需要给日新一些相应的奖励才对。</p>
况且李小郎言说自己大宋传承三百一十九年,彻底结束了乱世。</p>
古代乱世的一些事儿,已经不会再出现。</p>
日新也已二十五,不是五岁幼童,焉能还有兄终弟及之事?</p>
至于自己家三弟……三弟一向明事理,如自己一样也很重亲情,想来是能够理解的。</p>
……</p>
清辉阁。</p>
赵润娘成这个楚国公主,在丫鬟婆子的服侍之下,洗漱完毕,吃了药,用了膳,马上就说出了让守在她身边的丫鬟婆子,神色为之大变的话。</p>
她要再去御苑。</p>
此言一出,这些人一个个只觉得魂都要飞了。</p>
上一次去御苑回来就病了,简直能把人给吓死。</p>
怎么现在又要去?</p>
“殿下,这……您尚未痊愈,要不……还是别去了吧?</p>
万一……奴婢们真的要万死莫赎了。</p>
官家前几日特意交代,让奴婢们看着您,身体没痊愈之前,不要外出……”</p>
“前几日天太冷了,这几日天气回暖,我多多穿些衣服也就是了。</p>
我身子也恢复了很多,再在屋子里闷着,人都要发霉了。</p>
父皇是让我少出去,并非不让出去。</p>
至于嬷嬷所言,等到痊愈了再出……真若如此,我这辈子只怕都没有机会,再走出清辉阁一步了。”</p>
华嬷嬷几人神色一紧,忙连连出声安慰,说病一定能好云云。</p>
“殿下若是想着那诗,不如就让奴婢去取。”</p>
叫做小蝶的贴身婢女机灵,想到了一些事儿,出声说道。</p>
楚国公主闻言迟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算了,还是让我亲自去吧。</p>
这等好诗,我若不能亲自取,也是遗憾。”</p>
大约两刻钟后,被厚厚衣服包裹起来的楚国公主,在丫鬟婆子等人的陪同下,还是出了清辉阁,被人抬着一路往御苑而来。</p>
作为有病在身,且深受官家疼爱,也被华嬷嬷等人怜惜的人,楚国公主若是执意往御苑走一趟,她们还真拦不住,也不忍心死命的拦……</p>
……</p>
“官家,违命侯进京在即,请官家定下迎接人选。”</p>
早朝,在处理了一些政务后,卢多逊出班奏事。</p>
在卢多逊开口后,立刻便有一些人附和。</p>
位列班首,居于丞相之前的晋王赵光义,听到这些后神色没有什么变化。</p>
但心里面却已带着期待,和诸多的理所当然,只等着自己兄长接下来点自己的将。</p>
毕竟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p>
每次都是自己这个除了兄长之外的,大宋皇家的顶梁柱来做。</p>
这次也不会有什么例外。</p>
此时卢多逊等人提议,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p>
在他如此想着之时,皇位上的赵匡胤点了点头:“确实要定下了,再晚就来不及了。</p>
那……便由日新带领官员去迎接吧。”</p>
赵光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